昊的五行属什么?
关于五行,《易经》中没有明确的结论性意见(因为太朴素了)但后人的研究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包括东汉哲学家王充、东晋道学家葛洪及南北朝时道士陶弘景等人。 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言毒篇》中提出他的观点:“五行非五,而五之为数,亦不为少”; 即五行不是五个实物,而是五个数字,且并不偏小,只是常用而已。 王充认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五行更相灾病”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他认为五行之气是相互转化的,比如水气变为土气,并非土来克水,而是因为水气太多无法化散才变成土气的,也就是“相转得复相感使相生也”。 因此,五行相生相克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东晋道学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登涉》中说:“五行者,乃有木火水土金五类之气,故山有五岳矣!”
就是说我们常说的五行是指五种性质的气,分别是木的火的土地金的,所以才有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南方为火北方为水的说法,至于五行的方位为什么是这样,葛洪没有给出解释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著的《真灵位业图》将道教的神分成七个等级共七十二阶,每级都按五行分配,其中最高级的第九级的主神就是玉皇大帝。 这是最早也是最明确的根据五行定位方位的例子。 在道教中,东南西北四方的辅佐之神被合称为四方神明: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嘴参。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这与天上二十八星宿完全对应上来了。 四方的神明又与天上的二十四星宿中的主星相对应起来。
这二十四颗星星被称为“天帝出宫游巡之馆舍”,相当于皇帝的御林军,可见地位相当之高。 按照这个理论推演下去就可以说宇宙万物都由这七种基本元素构成,那么人体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五行的分类法。
金生水,肾为水的核心;土生金,脾生肺; 金克木,肝火克脾土; 水生木,膀胱的水滋润肝脏; 木生火,肝木生心; 火克金,心火克制肺的金气; 火生土,心炎性热滋养脾胃; 土克水,脾胃燥湿可制肾脏; 水克火,小肠之水可以制约心脏的火气;
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相胜"或曰“五行相克”。 而金木水火土之间又是互相生克的,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