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信”从“人言”,即人的语言,与心、言语相对应的语言体系相关。 心为性,发于情;口为言,出于心;声为名,本乎音,此三者皆诚之表也! 三者相和曰信。因此“信”是性与情的表达,通过言语表现出来即为诚意正心。 而《中庸》所讲的“不诚无物”“至诚如神”的诚又是何意呢? “诚者天之道也”,这里的“诚”是天理的呈现状态,天道流行变化而无私心杂念故为诚(所以朱熹解释诚为无妄),“诚者非自成己而已而已,所以成物也” 天道的运行不是自己给自己运行的而是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万物相互影响而成形,所以说天地之间只有阴阳二气而没有第三种气息——这是儒家对宇宙本体论的解释。
那么人呢?“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人亦应尽人性之性,尽自身的人性才能成就自己的天性;同时尽人性的过程中将发现人性中原本就存有天命,这就是所谓的“性其情”的过程了——“自圣人至于庸众,皆天命尔,无以异也” 这个过程即是所谓诚意正心的过程也就是修身过程,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就是“诚物”,这个诚就是天的诚,是道体的诚,是无念无我,物来顺应的自由状态,也是中庸最后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状态。 因此诚是一种道的存在形态,它既是性情的体现亦是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的体现。 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可谓为人之本欤?”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诚既是修养过程的实现又是对道的体认的必然结果,而这一过程需要不断修身以达至诚,方能体会天道流行的变化,进而达到“至诚如神”的状态。 对于社会而言人人皆有诚德,则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天下大同可望;若人人私欲膨胀,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则诚不立。 综上可见,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修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同时也是人生的一个理想境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正如王阳明所说的“知致”与“诚意”的关系一样,“知至而后意诚”——因此诚并非是一个空洞的道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