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五行算什么?
关于五行的认知,其实是在历史中慢慢演化而来的。 《尚书》中就有“土、金、水、火、木”五个字的记载了;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的著作《黄帝内经》提出“木、火、土、金、水”;汉朝的《周礼》中则出现了“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晋代的《论语·阳货》有“尔炎其尊吾土。”这里把“土”放在了第一位……
五行并不是一个固定顺序的组合,它在历史上是经常变化位置的。 而汉代的儒者们又认为:“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也,故万物不能无阴阳。”他们认为,五行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且不可分割——这个观念被后世所继承,以至于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王充在《论衡·五行篇》中提出了这一观点),并且成为了现今通行的五行理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理论中所讲的“行”,不是指运动、行为的“行”,而是指东西南北中的“行”——它被赋予了方位的意义。因此这里的“金生水”“土生金”等,并不是说金属从土壤中生成,而是指西方属金,北方属水,故金生水;南方属火,东方属木,故木生火等等。它们是一个个的方阵,彼此独立而又相生相克的图形。 后来的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创造了“金木水火土”这句口诀,并把这五行与五色、五时、五脏等一一对应起来。五色中“青赤黄白黑”正好对应的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时的中“春长夏秋收冬藏”跟四行的循环往复恰好吻合,至于五脏与五行的关系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人们试图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象征抽象难懂的哲理所做的尝试,是为了方便大众理解和接受而做了的大众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