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演员是什么?
口技演员是中国曲艺中口技表演的演员,流行于全国城乡。
口技表演在唐代,随同像声乐、象人乐(即木偶戏)一样,属于散乐品种,在宫廷宴会上演出。宋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技艺日趋精进,如《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京城“游人便至,车马喧阗” 的情况下,许多艺人还到“金银帛匹”货物陈列待售的“张家酒店”作口技表演。明清两代,口技表演十分流行,经常在茶馆、酒楼、庭院、书场、庙会、堂会等场所进行。清乾隆六年(1741)浙江文人俞蛟在所著《梦厂杂著·粉驷丸》中,记述当时北京说书场中的景况。场中“后壁厢座,亦有茶房数人”“或有善谈口技者,则设场于后堂,以毡幕遮之”。那时口技演员常用鹦鹉、画眉、夜莺等鸟声以及风雨声、兽禽声、虫鱼声、击刺声,配合故事进行表演,常用节目有《百鸟闹春》、《三狮会》等等。清嘉庆年间,北京有个口技演员周志良,常与师傅到天桥一带去搭“棚场”演出,每到晚上开场时,周的师傅用小铜锣将观众招呼到“棚场”里来,然后坐到“场子”的中间,用小铜锣击一下,宣布开场,接着就大声念道“闲情雅兴生,来听我辈人。一学禽和兽,二学天上神,三要人吵闹,四学水闹江心,你若不信听,且把耳来听”,然后就开始他的表演了。接着,周志良也就开始他的表演,接着他师傅的《群鸟乱飞》又表演了《鹦鹉学舌》、《鸡鸣犬吠》、《小儿夜哭》、《大闹江心》等等。有时,他还在一个晚上连演十多出。从周志良和他的师傅的口技表演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口技艺术中模仿禽兽和各种自然音响的内容还很多。以后,口技与曲艺中的评书和苏州弹词融合,作为这些曲种的伴奏;同时又有些口技节目发展成为近似相声的独立曲种,称作“柳活儿”。在传统节目中有些“柳活儿”已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内容和高度的技艺技巧,如《八扇屏》(口技与相声同名节目内容不同),表演者运用拟声手法,在虚拟的人物活动环境中,把大车行路、小孩啼哭、老妪哄儿、公鸡打鸣、老蚌产珠、和尚念经、驴子喷鼻、乌鸦栖树等等,表现得栩栩如生;
《太公卖面》把卖煎饼的太公和说媒人的老张,他们之间各种动作的情景,用口学的音响,配合以故事情节,表象得十分生动有趣。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式统称口技,使它从过去其他曲艺中伴奏技巧形式,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许多口技演员善于把象声与模拟人物性格、情景及鸟兽的音形结合起来,使口技曲种在艺术上获得重大发展,使我国的曲艺园地百花吐艳,争妍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