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韩国?
《寄生虫》不算是科幻片,但这部影片里确实充满了超乎我们想象的想象力。 寄生,这个名词一出现就吸引了我,作为生物老师,对寄生这个词再熟悉不过,可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寄生物大多是有害的,比如蛔目中的异尖线虫(吃猪羊等牲畜时可能会吃到)、吸虫目的姜片虫(进食不干净的水源性食物可能感染,主要寄生在消化道里)等,这些寄生虫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最终都可能在人体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引起相应症状。
但在电影中所描述的“寄生”却是另一种形式,它发生在大脑里,且具有创造性想象。 电影里的寄生虫可能是指精神分裂症,由于患者无法分辨各个病态人格的真伪,遂认为自己受到了“寄生虫”的侵扰,而“寄生虫”会吸食掉所有真实存在的人格,最后只留下一片虚无……这种假设虽然是虚构的,然而并非毫无依据。 在现实中确实有某些病菌能够干扰神经传导,从而造成精神分裂样症状;而在动物实验中,也确实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里有炎症反应发生时,会诱发类似精神病样的表现,因此可以说电影部分地反映了现实。
当然,片子也有很奇幻的一面,如男主梦游般带着女儿踏进那扇神秘的大门,大门后面是奇异的梦幻世界,这个世界由男主的思绪构成,里面有已经逝去的父母、患病沉睡的女主以及随时都可能取代他的新主人——这些也是作者韩炳哲所认为的现代性危机的体现之一。
《寄生虫》里面有很多细节都给足了暗示,如男主特写手指上的倒刺,这显然是在暗示他性格里有点刻薄之处;又如女主睡着后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做白日梦,这一幕是否暗示了男主体内的两个对立的意志正在互相争斗?而最后的爆炸,把一切归于灰烬,这也是对现代性危机的一种隐喻吗? 是的,《寄生虫》包含了太多种可能的解读方式,正如片中男主人公所说的那句话——“现在是什么都有了,却什么也感觉不到。因为什么都能买到,所以什么都觉得没必要去做。”(引自李沧东《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