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其实有点外行了,中国哲学本来就很玄乎,而“五行”这个概念更是玄之又玄了…… 首先,“五行”这个词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已经不常使用了——我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实际含义到底是什么;其次,“五行”在中国古代思想界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解和解释方式(当然也都有各自的麻烦)。那么我想在这里尽量简短地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关于“五行”的含义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是古人基于观察自然和日常生活的体验提出的对宇宙构成的基本认识(虽然可能跟今天的科学常识不大一样就是了^_^)。这里的所谓“行”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指的就是五种物质或元素本身,而不是说它们是依次产生的或者彼此相互作用的。所以从本义来讲,它们只是五种截然不同的基本要素而已。 当然,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很多现象可以用这五个要素来解释,于是就进一步发展出了一些较为系统的理论模型,比如《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相胜说等等——这些模型往往还包含一些神怪故事作为其基础或补充说明,所以看起来就比《洪范》里的那一段话要玄妙多了。但说到底,所有这些说法都不过是后人对于原初的五行为基底的朴素宇宙论的思考罢了。
二、关于中国哲学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发端于先秦诸子百家时代,以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学说为代表。然而在我看来,孔子才是开创者,因为孔子的主要成就不仅是提出了道德和政治上的许多原则,而且还系统地阐述了一种伦理观念和一套政治体系,这使得他的思想比起其他各家更接近于一种完整的学说而非零散的观点;相比之下,道家虽然在理论上更为高深,但他们更多地把精力花在了探究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规律上而不怎么关心社会和政治领域的事务。因此中国的主流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像古希腊那样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了。 从秦汉统一天下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大概两千年的时间吧~),中国古代的主流哲学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