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刘的刘字五行属什么?
“劉”字的五行为火。因为刘属于姓氏,而姓氏的五行往往是以“本义五行”来定。关于姓名学,古人有很多说法,比如清代学者俞樾在他的《古文尚书考》中认为古人的名、字之义是相关的;如孔子,名为孔丘,字仲尼——仲者,仲庸也(即中庸);又如韩愈,其父名康,字叔夏,故韩愈之名愈,字退之——“退之”意谓退而守伯父叔父之节。
这些观点都说明我国古代起名有以字为本的传统。在《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斯百斯千矣!’”这段话是说: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孟公帅那样的无所追求,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艺术成就,再用礼乐加以文饰,也可以成为上百上千的贤士了。 其中臧武仲的名字被用来作他的字,可见当时人的名字和字是可以互文的,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把“字”叫做“号”或者“表字”。因此,古代的中国人取名时,名字与“号”“字”往往是相互呼应的,取名的用意大多也是通过“号”“字”来表达的。
所以从这一点考虑,我认为刘的本义应该是火。 而实际上由于“刘”作为姓氏出现的次数非常多,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字典词典都不再收录这个字了。我在查阅古籍的时候注意到《康熙字典》《中华字海》等都有收录此字,而且引用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关该字的解释:“刘,砍伐木头的工具也。从刀金声……”
不过仔细研究后我发现,其实这里的“刘”并非“劉”字的繁体,而是一个异体字,它与“劉”的区别在于少了一个“立”字旁(或称之为“卯”部)。因此我推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清代以前人们还是习惯使用“劉”而不是“刘”作为姓氏,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异体。至于为什么后来“劉”就变成了正体,“刘”变成了异体,这就有点难以考究了……总之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古书,包括《三国演义》中的“劉”都是异体。
那么,既然知道了五行的意义,我们就应该反过来想想,什么是火属性呢? 在现代汉语中,火的本义是指一种自然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但五行中的火不是指这种意义,它只是借用了这一概念的名词性含义而已。根据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火”的解释可知,原始含义的火是一种具有光明和热力性能的自然现象,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能源之一。火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物质燃烧过程中能够产生高温,因此在五行之中它又被视为“炎上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