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五行属什么?
这是汉语语法的题吧,我表示不懂。 不过既然题主提到了“五行”这个东东,那我姑且就谈谈“五音六律八风十二律”这个问题好了(其实也不难)。 《左传》昭公十七年有言曰: “晋侯问于叔孙昭子曰:‘季氏亡矣乎?’对曰:‘不亡。为乐甚。’公曰:‘何乐也?’对曰:‘古者六笙陶匏焉。天子至诸侯,诸侯出祀,皆奏其乐,故有五色之鼓、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奉天敬鬼神,至于和声,以为民欢娱,而令民兴於礼义。今也夫舍其旧而谋其远,将导民而进於邪,不亦宜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鲁国国君问叔孙昭子:“季氏快要灭亡了吧?” 叔孙昭子回答说:“没有要灭。因为他们在做乐了。但是做的不好。” 国君说:“做什么音乐呢?” 叔孙昭子答道:“古时做乐的制度是这样的——天子用六种不同的箫,诸侯只用其中一种;天子用八个不同风的律管来候气,诸侯只用它中的一个;而且天子用的笙有五种颜色,诸侯则一律都是黄色。所以古人能够和天地之气的变化保持一致从而制作乐曲。现在他们舍弃旧的制度而谋求长远的事情,结果就是引导百姓走上邪路啊,这岂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这一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当时做曲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做才能称之为“正”,否则就不叫作“正”。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是“正”的呢?请看下文——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 “凡六宗者,谓天、地、神、社、先妣、先臣。”“掌六律、六同,十五音,以祭祀之。”
又同书《小宗伯》有云: “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庙。若大祭,则掌三皇、五帝、五帝、五神之秩位。”“国神”是国家的祖先神,即所谓“先公”;“社神”则是土地神,即为所谓“先王”“先公”所自出之人。 “大司乐”的职责是教习国家贵族子弟学习各种典礼仪式时所需要的音乐。这些内容都记录在《大司乐》一章之中。 “大司乐"的主要职责除了教学之外,还有一项任务是演奏音乐并参与朝觐天子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的歌舞表演。据《大司乐》所言,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由掌管音乐的官员负责演奏祭祀中所需要的各类乐器以及歌舞伴奏,同时还负责训练参加各种典礼仪式时的唱诗队伍和舞蹈队伍人员。
当时做乐是很有讲究的。你如果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的话,你的音乐就会被视为“邪”而不被视作正式的“正乐”——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亡”。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很完善的音乐体系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礼法紧密相联的官方行为;
2. 当时的官方音乐分为“正乐”与“俗乐”两种类型,二者之间有着鲜明的区别;
3. 这两种类型的音乐各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及适用范围,不可混淆或随意混用;
4. 如果有人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去做的话他的音乐就会被视为“非正”而被视作“淫乱之音”甚至“亡国之音”。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汉代之前人们会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而不是其它的什么数字或是字母组合之类的东西?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五个声音而非其它什么东西,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之为“五音”啦~~~~(当然,这里的“五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种音阶而是指的五度相生所得到的五个声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