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五行属什么的?
“赵国”的赵,国字左边的“阝”属阳文(单立人旁);右部的“立”是属阴文的“立”(竖心旁)。这个“阝”与赵字的五行是有关系的! 首先我们得知道,五行的起源跟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有关联------古人最早发现天空里有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这五个颜色就是“五方色”,也就是“五行”的由来。而“天分星斗,地列山川”,天上的星星有星座划分,地上的山脉也有走向之分。所以古代的阴阳家就把这些星座和山脉与五行对应起来,形成了一套天人相应的学说体系——《洪范》篇里写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是“五行”概念最早的出处。
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以“阝”为偏旁的字很多,比如:晋国的晋--“冀”、卫国的卫--“邑”、宋国的宋--“宋”等等。但这些字的读音都读作“jǐn”,不读“yǐn ”或“shùn"。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文字都是小篆字体,这种字体把“阝”写成两个“人”字的形体结构,因此才误读成“jǐn”音了。其实按照上古音应该读“yīn”“shǔn”。 “阝”与“山”也是相通的: “阜”属于“山”部。 “阝”在春秋战国时期写作“阜"(繁体),例如齐国的“齐”,邾国的“邾”。 “阝”即“阜”(简化后为“阜”)的意思,表示“土山”,故有“阜陵”之名(出自《诗经·大雅·瞻卬之什·抑》:“无纵诡随,以谨僭迩;罔说诬曲,以僻远言。岂弟君子,庶民子侄!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淳化厥德,淑慎尔正:时维周仲,肇因姜女。绥我眉寿,均静尔止!咸壹师宗,以藩王室.俾尔昌而炽 ,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考百年!”);
又因为“阜”从“北”声 ,故有“北方”之称(如《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等诗句),后来才逐渐演变为“阜”,于是有了“山东”之说 (《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孔安国传:“海,东泰山,一名岱” )。 由此可知上边的“阝”与下边赵字的“土”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