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仙桥属于哪个区?
酒仙桥,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位于朝阳区东部,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街道。东与东风乡接壤,北与六里屯街道办事处毗邻,南与将台路街道办事处相连,西与团结湖街道办事处相依。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 辖13个居民区:酒仙桥村、大山子社区、西坝河社区、新源里社区、花家怡园社区、朝阳花园社区、华都家园社区、金泰大厦社区、电子城社区、圣星小区社区、利泽园小区社区、曙光西路社区、西郡嘉园社区;8个行政村:酒仙桥村、大山村、大山子东村、大山子中村、大山子南村、大山子北村、芳园西里社区、芳园新村社区。
酒仙桥地区因旧有酒仙桥而得名,其地名始于元代,原址在今东四环外小武基附近。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设“酒醋局”,管辖酿酒和制曲,所属各局均设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设“织局”。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织局迁至大兴县一带。后因大兴县属通州地域,故称此地为通州。
清初沿用明制,置通州的官署于城东。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十月,英法联军攻占通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次年正月,僧格林沁率军与英法联军交战,击败敌军。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时,因受到当地农民抗击,于是纵火焚毁了通州城的外围。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军在八里桥击败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后,再次纵火焚烧了通州城的外围。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工部侍郎丁启运等奏请于通州东北设厂,专炼铁剂,以应需铁之急需。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建成,称“正阳楼”或“钢铁厂”。当时有“先谋煤铁”之说,故这里被称为“煤铁厂基地”,俗称“煤厂”。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始建居民区,因地处通县县城以北,故得名“北小区”。因历史上曾是酿酒之地,又称为“酒坊”,简称为“酒家”。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1997年被市政府确定为京顺路沿线重点开发和建设的项目之一。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1998年8月20日,经朝政发〔1998〕106号文件批复同意,将原朝阳区东风乡酒仙桥村划归北京市崇文区管辖。2001年底,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1]118号)及其配套文件《关于京山铁路搬迁改造的规划方案》,对崇文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东风乡的行政区域与原东直门内大街街道的一部分地区合并,成立新的东直门内大街街道办事处,作为崇文区政府的派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