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礼仪是什么?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曾给她做过一次简短的礼仪训练。 我是这样对她说的:“宝宝,你想象一下,现在你是姐姐,你的小宝贝就是妹妹了,你们一起出去玩,路上遇到妈妈的朋友,妈妈和她打招呼去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做呢?” “要姐姐抱抱!” “不行,妹妹。” “要姐姐亲亲。” “不行,妹妹。” “那该干嘛呢?” “该走过去,喊‘妈妈’然后拥抱妈妈,再和妈妈说再见可以吗?” “哦~我要和妈妈一起玩。” “是啊,妈妈陪我们玩一会儿再去工作好吗?” 就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说完,我女儿就学会了如何有礼貌地让妈妈抱抱、亲亲,还能主动跟妈妈说话。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如果你愿意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的话,他们很容易就能学会各种生活知识和技能——只要这些知识是简单、清晰、有趣的并且是能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的(比如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帮妈妈打扫一下房间,擦擦桌子什么的)。
很多中国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非常聪明伶俐,能言善道,但是一踏进幼儿园门槛,就立刻变成小透明,什么也不敢说,也不敢问,甚至老师让他做什么他都不会。这完全是家长和老师忽视孩子主观能动性导致的恶果啊! 在生活中,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父母如果不教孩子基本的生活礼仪,那么当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因为人是有自知的,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如何,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如果他不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那么当他想学习的时候,他是不会的。
举个例子:我家猫很不喜欢我女儿,每次她靠近就想动手脚。于是我教过她“请”这个字之后,她就明白了,在猫咪面前,弯腰伸出手,轻轻地说“请”,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于是她会乐此不疲地一次次重复这个动作直至得到自己想要的。
同样,如果孩子不明白父母、长辈或者师长的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你可以试着用“请”字句来表述,一般孩子会很快明白并按要求去做——因为“请”字包含了商量的意思,说明话不是命令,而是建议;同时“请”字也有礼貌的意思,说明这句话虽然表达的是要求,却是尊重对方的前提下提出的。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