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火起名五行缺什么?
“五行缺水”的说法,主要来自于《汉书·律历志》“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生长),金曰从革(变化),土曰稼穑(种植收获)”。这里面并没有提到水生人、火生人的说法。所谓“金水相生”也没有了源头。 而在东汉郑玄注的《周礼·春官·大宗伯》里提到了“以五行顺四时”,这里才第一次出现了金水相生的字眼。但这里的季节指的是四季,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春夏秋冬。 所以从汉朝以后到宋朝之前的古籍里,都没有出现夏天缺水或者水火不容的理论。而南宋时期的哲学家陈淳在《北溪字义·五行》中首次提出了“夏火行甚旺而金水形兼病”,把五行相克中的“克”解释为损伤、病伤的意思。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火部》中也引用并发展了陈淳的说法,并进一步推广到了食疗养生方面——“病人有偏盛之症而不可损者,当酌少少与之,以平其气,此平治之法也。或曰:此理甚精,但恐病人不知,自作牵强。曰:古人设此药饵,正是要人自知其病之所由生也……若不明此理,妄投温补,使其热上升,燥精坚,病愈增重矣。”
显然,“夏火亢盛,金水受损”的说法是明朝之后人们根据气候条件(炎热干燥)和疾病特点(阴虚火旺居多)结合中医理论自己总结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冬不冻手”被一些专家解读成“肾阳虚”呢?难道这没有违反“阴阳互根”的道理吗?其实,在“冬至一阳升,春阳始布散”的时候,人体的阳气确实开始生发。但是,到了“夏至一阴生,秋凉渐起时”,阴盛阳微,岂不更是阳虚的显现?用冬至和立夏来评判人体阴阳孰盛孰微,是不是比用冬天和夏天更科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