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是怎么是怎么五行?
“五行的颜色”其实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它源自于《尚书·洪范》所记载的一个关于商朝皇帝纣王的传说——这位皇帝在询问了箕子(比干)以后,得到了关于“五行”的回答: “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这里并没有出现“色”字,所谓的“五行之色”应该是我们后来的附会。
不过,在这个传说中,确实有“五色”——“五色”与“五行”相对应: “帝曰:‘谁可总五行、协用休咎者?’曰:‘首惟包牺氏。’曰:‘其德何如?’曰:‘太昊帝出乎震,未济乎离,是德刚健,履阳执任,四时成岁,而百节通利,君子体之,能详其事。’”
“包牺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伏羲氏,据说他是我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这个传说中出现了“五方”“五色”和“五时”,这是古代中国人用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法已经在战国时期流传开来。
《楚辞·离骚》中就有“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嚼椒兰以涂喉,滋青枫之茂叶”的句子,这其中的“宿莽”就是今天的水菖蒲,“木兰”则是现在所说的木兰(木兰科所有植物),它们都是植物的五种类型。
在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表现“五星连珠”的画像(例如: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石刻),这也是古人用五行学说观察天象的结果;同时,由于北斗七星的形状类似勺子,古人便给它的柄端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对应五行,称为“斗柄”或“斗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五味”这个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