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五行属火还是土?

郦金钟郦金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昕”字五行到底属什么,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汉字的五行归属,另一个是生辰八字的五行喜忌。 首先来看看“昕”字的五行属性,这是一个形声字,其字形由“日”与“昕”组成,而“日”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独体字,因此不能拆开解释,“昕”即是早晨明亮的意思;另有一解为“从日,新声”,即为太阳刚出来的意思。《说文》中有言:“昕,旦明也。从日,新声。”故此,“昕”字之五行当以日光之火来论。 但问题是,这个“旦明日”的字面含义怎么理解呢?前面已经提到过,“旦明日”即指早上和白天。然而,古人对早上的定义可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宽泛,古书中的“旦”“晨”“朝”等词并非指现在的早上七八点时间范围,而是特指今天的上午九点前。如李商隐诗句“天明坐暗房,不寐百忧集。”(《杜工部蜀中离席》)其中“天明”即是今之凌晨。至于“晨”,《礼记•曲礼上》有言:“凡投壶,射燕,弈棋、博奕,皆饮。初射谓之一射,再射谓之二射,三射谓之三射,四射谓之四射。六射谓之六射。”可见“晨”在古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指的都是起床较晚的时间段。

那么,“昕”这个字显然是不符合上述字义的。对此,清代学者朱骏声认为“昕”应为“星”字之误。他所说的是,明代方以智编著的《字汇》一书中把“昕”收录在“日”部下,而把“星”收录在“女”部下,并且解释“昕”的时候引用了《说文》中的话“日出明也”,解释“星”的时候却引用了《玉篇》里的另一话“星辰,天之星也”。据此,朱骏声认为“昕”就是“星”之误,属于文字书写错误。 不过,现代汉字学研究者一般不承认这种文字校勘的结论。因为根据近代学者陆宗达先生所著的《文言津逮·叙语》记载,明朝以前古书多把“昕”录成“星”,这恰好说明了“昕”字的正确性。而且,如果“昕”字是“星”字误排的话,那为什么古今字体变化不一致呢?古代的“星”字写作“星星”,而现代的文字改革已经把“星”字改造了。所以,“昕”字当属日光之火无疑。

再说生辰八字五行喜忌问题。这个简单,只要知道自己的农历出生年月日和时柱即可判断,不用考虑姓名的因素。如果您的出生时间与现在公历日期相差很远,则不必考虑时辰的错误,肯定是以生辰八字来定五行的。 判定五行喜忌,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用生辰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分别取伤官和食神,看它们各自的五行属性,以及原局命局的五行属性即可。 比如一位朋友问自己生辰八字的五行喜忌是什么,他的出生时间为1983年十二月初七午时,通过计算可以得出: 该生辰八字中,五行木、火为日主所用,故名取木火。因木生火,且地支有寅午戌三合火局,故命主五行喜忌补火泄木。

连灿煌连灿煌优质答主

在我国古老的阴阳五行理论中, 木、火、土、金、水五者,是人类最为熟悉也与生活最贴近的事物。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它强调整体的概念,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木、火、土、金、水”五行间既有规律运动变化,又有规律的互相制约关系,其相生(生化、助长)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抑制、制约)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一般情况下,相克太过为“相胜”,反克为“反克”,不及为“相侮”,所以相生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相克关系的失衡,引起相胜或反克,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中医师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选择合理的用药,调整脏腑功能关系,使紊乱的五行重新恢复其正常有序运动。

中医五行学说把人类的五官、颜色、味觉、情绪等与这五种物质属性,通过相类、相似、制约、影响等各种关系相联系起来,并对之进行归纳、分类,通过各种事物间的属性分析,形成一种逻辑上的五行系统。根据这种系统,人们可对自然界错综复杂的事物进行分析,并且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达到预测、防病和治疗的目的。

五行学说将构成人体和与人体最为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事物分类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在人体,脏腑分属于五行,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合称“五脏”,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在自然界,五方、五气、五时和五化等也分属于五行,分别为: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风、热、湿、燥、寒气,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生、长、化、收、藏五化。人体的五脏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连接,与分布在体表的五华、五体等组织器官构成表里关系,与处于内脏深层的五液等组织相连属,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