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五行属什么意思?
首先,周易里讲的“五行”与现今化学物理范畴的“五行”完全不是一回事。 后者讲的是元素周期表里金、木、水、火、土五大类,而前者是建立在阴阳理论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论。 “五行为什么能代表万物”这个问题就很好笑了——这就像是问“三体中的三色柱为什么能代表地球文明与太阳系的命运”一样滑稽。。。 《尚书·洪范》里有云: 一阳,生二阴,谓之上;一阴,生二阳,谓之下;阴盛阳微,谓之少;阳极阴微,谓之老。 简言之,“一”为少阳,“二”为少阴,“三”为太阴,“四”为厥阴,“五”为阳明。 在这个划分下,1~4为三阴三阳,5为首,称为“阳极”。 所以你在周易书里看到“阳极”或“阴极”的时候别奇怪,这是基于“五行”的思想对于万事万物的归类。
至于具体怎么细分,历代周易大家看法不一。王弼的《周易略例》里面有谈到,朱熹也有专门讲解,你可以找来看一看。 我个人认为,“三行”已经可以包举万象了,至于“五行”嘛,纯属后世封建迷信加附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秦儒家经典里的“五行”指的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说文解字里五行是指东西南北中,而中医里的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至于周易里的五行则是指乾坤坎离震兑巽艮,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基于阴阳理论推演出来的结果。
所以啊,用现在的话来说,我是很怀疑“阴阳五行”这套说法的科学性的——把一些没有根据的东西强行套进阴阳理论的大框架里,实在是有些滑稽。 不过,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阴阳五行”仍然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上的,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