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如何补火和木?
“五行”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一种系统观,用来把握世界、解释世界及其规律。五行的中心思想在于“生克制化”,其中“生”有相生相克两种含义;而“克”则有克制与克伤的区别。 下面分别就以上问题作答:
1.首先区分一下“补”的概念。中医所讲的“补”,其实是指“补益”,用药物或食物的方式补充人体元气,其目的在“治未病”。而在命理中讲的“补”则指对不足之五行的强化,例如五行缺金,则可以佩戴金属首饰,也可以多吃些金属性质的食物,如豆类、乳制品等。但这类补法不能过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2.八字中每个五行都有“印星”“官星”“财星”“比劫星”“食伤星”这五大吉星。其中,“印星”又有正印星和偏印星(也叫枭神)之分;“官星”有正官星和七杀星之别;“财星”可分为正财星和偏财星;“比劫星”包括比肩星和劫财星;“食伤星”有食神星和伤官星。 这些不同的星有不同的性质,其吉凶也不同。一般来说,“印绶”主文贵,而“枭印”主武贵;“正官”多主吉祥,“偏财”常寓意外之财;“比肩”多主自力更生,“劫财”多主大起大落......凡此种种,需要结合十神的特性来具体分析。
3.古人把天干地支合化的物质称为“五行”。也就是说五行是五种物质。但这五种物质并不单单只代表五种具体的物质,它同时还表示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因此就有了“五行相克”的说法。 所谓“相克”就是上述的五行之间的三种关系中的第二种——相克。即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这样的前后相继的关系。当然这里也有先后关系,土是后生的,所以它克水;水是前生的,所以它能够生木;而木则是后生的,所以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土的制约。如此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