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很好玩,我小时候也很疑惑,为什么是周而不是殷或商呢? 《史记·周本纪》里有个故事可以管中窥豹: 周王姓姬名发,其父王季平孙太公,其祖父古公亶父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伯翳和仲雍。周武王即位后,追封他父亲为文王,追封他爷爷亶父为古公,并分封伯益为赵姓始祖、仲雍为吴姓始祖。
这伯益和仲雍都是舜帝时期的重臣,舜帝南巡狩,派他们到曲阜,在今山东省境内建立陶邑。舜帝去世后,他们负责丧葬事宜。 后来禹继承舜位,他们也跟随禹出征有苗,立下了赫赫功劳。作为奖赏,禹授封伯益予嬴姓,建秦郡;仲雍的后人获得了吴地,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于徐国,后人以国号为姓。
伯益的另一个儿子名为大费,辅佐禹治理水患,立下功劳后受到封赏,被赐姓姚,于是姚氏出现。 大费后裔舜时担任司徒,深受爱戴,死后被尊为陶祖。他的一个孙子随禹伐桀,立下战功,被封在新兴的冀州一带,建立了祁姓侯国。 到了周武王时代,这个祁姓的后裔担任了晋国的君主,史称唐叔虞。因为封地在唐,历史上又称唐叔虞为唐君,或唐叔。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周初祖先的大功臣伯益已经承袭了嬴姓,怎么又会出现一个唐姓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史记》里给了答案。司马迁说,伯益的后裔除了接受嬴姓外,还继承了唐叔虞的旧姓——唐。这样,周人的姓氏就变得复杂了。
首先,他们的祖姓是姬;其次,由于国都丰镐在渭水边上,故以秦为本姓;最后,因为唐叔虞旧勋,得新姓唐。 这种一家有多姓的情形在今天的姓氏理论里是不存在的,所以古人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于是就发明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但这里要注意,这个姓和氏的区分不是后世单一指代父系血缘的姓。
从周代的例子就能看出,它既指母系血统,又包含父系血统。因为这里的姓和氏不仅包含了上古的血缘传承观念,也包含了上古的居邑观念。 也就是说,周的姓氏反映了周人混合血源与居邑一体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