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在五行中属什么?

衡雨杰衡雨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刚开始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也碰到过这个问题,我当时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古人并没有把天干归属到某一个五行中去使用。因为如果真要把十天干归属于某一行的话,那么应该有一个归法。如甲子乙丑都属木,丙寅丁卯都属火之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看《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地方出现“甲”字,很多处又出现“乙”字,而很少见到其他天干的字眼。这说明“甲乙”两干并没有特定的属性,而是根据需要随取随用罢了。(当然“阴阳”是两个特殊的干支除外)

1、首先来看《黄帝内经》中关于天干地支的记载: 启祯本《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篇》:“壬癸阴,甲乙阳,分别左右,各取所属。” 王冰注:“此言人迎气口,候病所在,以定虚实之应。然则取左者,属阳而取右者,属阴。故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 同上,王冰注释《素问·经脉流行》:“阳明之别入于耳,循颊车,至目锐眦……;阳明之脉……下至足指次趾间。” 王冰注:“别者,别络脉也。阳明之有五络,其气盛满,循经而上,入于耳,还出前,故曰‘入于耳’。其别走于太阴者,阳明之血气并走于太阴之经,而复返于阳明,所谓‘阳明之所出,其气深焉。’” 以上二段文字说明的是古人将手足三阴三阳六经的路线进行了归纳,即“左手太阳,右手阳明;左手少阳,右手太阴;……”但并没有赋予天干某个特定的属性。

2、其次再看看其它古籍中有关天干与五行的关系。 在《五行大义》中,徐乐写的《五行相生图》和《五行相克图》中有“甲乙”和“庚辛”对应木火和水金,也有“丙丁”和“壬癸”对应水火,还有“戊己”和“甲乙”对应木土等等,这就是把天干归属到了某一五行中去使用的证据了。 但问题是《五行大义》本身也承认“此图非正像,乃是侧像。”并且认为这是“论十干生旺死绝”用的。那么既然只是侧像,就表明这只是古人的一种假设,这个假设确实是不符合《黄帝内经》的。

再来看李炎撰写的《神效全集》卷之一论述“紫菀化气汤”时提到“此药治肺痿痰嗽最效,凡服后觉热气熏蒸而上,非病作,惟药力之功使痰顺气下行,病人自咳出痰涎许可,诸症渐退,此乃药之力,非病作何患?此时宜服清心凉膈散,此是去燥热之气,若觉热从足底而生,此是阴虚有燥火,可服地黄饮子。”这里“紫菀化气汤”由“紫菀、款冬花、麻黄、制半夏、人参、陈皮、甘草”组成,其中“紫菀、款冬花、麻黄”三者都是治疗咳嗽的要药,“制半夏、人参、陈皮、甘草”共同组成的“小青龙汤”也是治疗风寒袭肺,咳嗽痰多的名方。

这些药物的组合恰恰体现了“谨查微甚,用药量轻,勿使壅滞”的原则,这种组方原则正是遵循了《黄帝内经》“有功而无害”的用药原则。 所以综合上述,本人赞同第三种观点,即天干不归属五行。

甘健结甘健结优质答主

木,火,土,金,水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五行学说中描述宇宙万物构成和变化的五种基本元素,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平衡的体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木、水、火、土分别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相类属。由于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的滋润,因此木生水。水在遇到高温的时候又可以变成蒸汽即为气,因此水生火。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灰烬,即为土,因此火生土。土不渗水,可以用来筑堤蓄水,因此土生水。木在土中生长,因此金生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在中国传统观点中,五行相生,事物就处于平衡与和谐的状态。因此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者相生不已,循环无穷,便保持了自然和社会正常而有序的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