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五行属于什么意思?
这是古代一种“五音”说,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的元素构成。并认为,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事物也有不同的五行属性,并且还可以根据阴阳理论进一步划分出许多小类。如: 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丑、艮——土。(《尔雅》) 甲乙同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白虎通》) 木、火、土、金、水——五脏; 肝、胆、脾、肺、肾——五脏; 筋、脉、肉、骨、发——五体。 在古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务都可以用“五”来表述和解释的。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衍化的,那么人与宇宙之间必然也存在相生相克的联系。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自然界确实存在阴阳交合而成新物的过程,即物质可以在阴阳两种形态之间转换。
虽然现在的医学已不用五行学说来解释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了,但它所强调的阴阳平衡、阴阳协调仍然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 中医将人的身体分为上、中、下三焦,分别对应肝胆脾胃,心肺肾脏,子宫卵巢等重要的生理组织。
同时,中医还将人的身体分为阴阳五行,以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复杂的系统,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如果体内阴阳失衡,或某一经脉出现障碍,人就会生病。于是,人们常常用“补”或者“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所谓“泻”,就是消除体内的积热,而“补”便是补充阳气、阴精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