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除魔故事?
哪吒闹海的故事一直为人所熟知,“先有此山而后有此庙,先有此庙而后有此城。”这是海口文史专家蒙乐生为海口白龙哪吒庙所做的注解,白龙哪吒庙也被人称为海口最古老建筑。哪吒庙在海南共有40多座,在西沙的赵述岛和全富岛上也各有一座“三十六兄弟公庙”,专祭哪吒三太子。哪吒在海南还称作诸神的大太子,是雷部的总主令者“雷公”。为什么哪吒在海南这么受人景仰信奉呢?
“哪吒”这一形象的创造来自于宋代人,但当时“哪吒”的身份还是个不大的“将”,还没有成为“太子”呢。直到明朝初年,罗懋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述:“玉皇有九龙太子,号那咤三太子显灵真君。”罗懋登将神话人物“哪吒”抬高到“太子”的宝座上。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故事的广为流传,哪吒故事开始在各地流传,其作为“太子”的地位被人们所认识和信服。所以,哪吒的故事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开始在海南流传和信奉。虽然明清时哪吒故事已经流传到海南,但在海南有关哪吒的文字记载中,出现得最迟是在清末海南诗人张岳崧的文章中,足见人们对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心存敬畏,不轻易为之动笔。
哪吒是魔是仙,这在明清的故事中还存在争议。到清朝末年吴趼人《哪吒三太子全传》时,才确立哪吒是“天生神人”而非“妖魔”之说。在海南有“真君庙记”和“太子庙”的石碑存世,而没有“魔君庙记”的石碑,也证实了明清时人们对哪吒存在争议的事实。
哪吒在海南有三种称呼,一是三十六兄弟公,二是大太子,三是真君,可见,无论哪一种称呼,都是神明、恩人的代称,是人们对哪吒美好期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