渃在五行中属什么?
“渃”字,读作ruò 。从水从若(读音ruò)。本义是水名,起源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庄子·秋水》中有言道:“泾水之阳有蒲坂,临沧海。”这“泾阳”里的“泾”读音为jìng,即今天的甘肃省泾川县。而甘肃的平凉市西北也有一河,称“泾河”,古称“汧渭”、“汭泾”;又因为平凉市东部的崇信县有汭河,故亦称为“汭泾”或“北泾”。可见,“泾”字古音近于“炯”,与“炯”字同属去声“梗”韵。
再来讲讲“若”字的古音。《诗经·郑风·溱洧》里有句唱词叫“溱与洧,方涣涣兮”,其中的“溱”和“洧”分别是两条河的名称,都在今河南省境。古人发音,“溱”、“洧”两字相近,皆属于阴平上去声,而且都是入声字。到了东汉时期,经学家们搞出个“古四声”来配属上古声调,于是有人把“溱”和“洧”归到去声“送”韵里去了。不过,这两字在东汉乐府诗里却都是属上声的。所以,“若”字古音应该属于上声“沃”或“恶”韵。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渃”字的三个古音读音如下: 若+罗→ruò luò 若+阳→ruò yóu 若+我→ruò wǒ “渃”字现在普通话第三声“rě”,应该来自于后一组合的“ruò 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