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什么五脏?
五行学说在古代被用来阐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相互关系,它把自然界划分为五种现象,即木、火、土、金、水,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来这种看法被引入医学领域,医家们认为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与五行的生克规律有关,因此提出了“五脏相生”(心主血而肝藏血,肝气旺则心血畅;脾主运化而又滋养胃,健胃则中气充;肾阳升腾而三焦之气化,肺清肃而下通水道)、“五脏相制”(制者,克制、制约之意。木性生发,过盛易焚炎,故畏金;火性上炎,过热则水灭,故喜土而惧水;土爱万物,但不受刑(木);金居中央,不偏不倚;水曰润下,不滋不干)的理论。
现代学者认为,中医运用五行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如果其中某一脏腑出现问题,往往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甚至导致整体功能的紊乱,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调节五行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调理五脏机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