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字五行属什么?
1.“及”字五行为木,是汉字之一,读作jí或jì 。 《说文》有曰:“及,逮也。从又,至声。”段玉裁注云:逮者,逐之使及之也。故逮与及同训而俱得木部。凡及之属皆从及。其本义为追逐、赶上。如:“及,逮也。逮,追也。”(《说文·及部》);又引申为达到某种程度。如:“过则覆吾酒,亦及熟矣。”(唐·柳宗元《蝜蝂传》)
2.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是一种传统哲学观念。多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通常认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元素。 古代中国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循环是创造世上万物的过程,因此称为「五行」。
3.在中国文化史上,《尚书》历来被尊为经典,它作为儒家五经之首,记载了舜帝、夏禹和商汤等上古圣君贤臣的言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材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尚书》中,有关五行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却是研究五行思想演变及其产生背景的重要资料。
4.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 “夫君神而臣志”中的“神”是指五行之神,即木神、火神、土神、金神、水神。这里的五行指的是天文意义上的五行: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央土。其中南方对应火德,北方对应水德,东方对应木德,西方对应金德,中央对应土德。
5.春秋时期,五行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五行视为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以管仲为代表的齐国人最早提出这样的看法。据《管子•地员篇》记载: 五音之分:宫、商、角、徵、羽(yǔ)。 一曰黄锺、二曰大吕、三曰太蔟、四曰姑洗、五曰蕤宾……八风之序,庶正共居,和乃成章。八风曰:明庶风、阊阖风、清明风、景风、季春之风、孟夏之风、炎风、涤风。 由此可知,春秋时的五行,已不再是五种实体性物质的概念,而是被视为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它们相互制约,彼此协调,从而形成了和谐有序的天人关系。这就是后来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雏形。
6.战国时期,阴阳家们进一步发展了五行理论,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学说。他们以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因素,并以此为原则构建起了自己的世界观。
7.西汉以后,五行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还被引入社会领域,成为人们观察问题和社会活动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定势,影响到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