霃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解释道:“霪雨时也”,《玉篇·雨部》释为“久阴不雨也。亦作沉”[1];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指出:“今人谓久雨曰阴雨。《诗传》曰雨三日而霁谓之霪。此云雺而曀是既阴雨又见风。故云阴雨之甚。与雺曀同气也”[2]。据此可知,「霃」本义指雨势持续且密集,引申指久雨、阴湿、阴暗,再转指雨露滋润。 现代汉语中,「霃」已不再是一个常用字,基本只用于“霃霖”“霃曀”等专有词汇(其中后一词汇现简化为“晦暗”“阴沉”的意思)。但若论及其字形来源,则不得不谈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为何其从雨成,而非从云?
据笔者目前所知,「霃」的造字方法有三种理论。一是「降」的异体,如《汉书·地理志下》中就有“陈以夏师,楚以冬令……陈始平,则偃城堙堑,罢戍积,止关市,弛租赋,以与民共息劳,厚藏敛私赏以酬其人,以明去就之一变焉……至秦而尽”一句;二是像形字的造字法,正如王筠所举「沉」之例,认为其像人陷入泥沼中的样子,故而取意于「陷」;三是会意法的造字原则,即以「雨」「阴」二字合意为「霃」,以此表示「雨之过阴者」的意义内涵。三种造字方式虽各有道理,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疑点之处:一方面如上文所述,「降」的甲骨文并不如此写法,因此「降水」之说并不可信;另一方面,如王筠所言,用「沉」来比喻人的处境虽然十分形象生动,但却无法将「沉」作为「霃」的字形基础。至于第三种说法(或可称之为正说),似乎较为稳妥妥当,但仍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霃」在古文字中确实并非单独出现,而是经常与另一个象形字「雩」同时出现在一块小篆的右上边部。二者形体相近却又略有区别,具体可以参见下图(左图「雩」,右图「霃」): 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雩」的「口」旁,这显然是当时人们对于这两种现象的区分。那么,这种区分是否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雩」的「口」旁表明这是一种祈求雨止的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雩祭」或「祷旱祈雨」,这在其他典籍里也有所记载,例如《左传》中就提到过「齐侯使庆封田于卢,鲁哀公使公子展如鲁,逆姬氏于衢,季氏使冉有如卫,因事姜氏于路。皆十旬而后反」(详见《左传·定公八年》)。古人常常将二者一同举行,或许是因为它们都是求雨仪式吧。第二则是通过不同的形体结构对二者进行视觉上的区分(毕竟二者都带有一「雨」旁),以避免混淆和误读。
其次,由于这种形近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往往还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当人们看到「雩」时,可能会误将其理解为一种降雨的气象,甚至觉得它与「霪雨霏霏」这类形容雨的词语有关联。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推断,因为「雩」本为求雨所用,而并不是降雨的象征,更不可能与「霪雨」扯上关系了。总之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还是应当引起注意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