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谁发明的?
《五行起源》 五行,这个中国古人最早提出的哲学概念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困扰着无数中外学者的心智。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呢?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甘誓》“以予誓命于文武”之句中的“文武”二字,其中的“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据考证,此处的“五行”是指“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规范,与古代的五行思想没有内在关联[1]。 在《周易》中,人们首次看见了“五行”一词出现的身影:乾为健,坤为顺;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里将阴阳与八卦相配,分别生出了木、火、土、金、水等五个元素,而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是现代意义上的五行学说最初的样子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们对这一理论展开了争论和阐释,形成了许多观点或流派,如墨家的五材说、道家的五德终始说以及儒家的五行说等等。其中又以儒家的影响力最大,被后世广泛接受和传播。 从西汉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五行说逐渐成为官方正统观念,并不断地进行着发展变化。汉代的五行说以董仲舒为代表,他认为五行具有阴阳性质(水阴火阳)且运行不息;曹魏时期的五行说则以管辂为代表,他强调了四时八节的变化在五行运行中的作用;东晋时期的五行说则由郭璞建立起来,他将五行分为五气、五类两大支流,前者代表自然界的气味和颜色,后者则用于描述人和事物。
唐宋之后,儒家逐渐退出统治地位,五行学说也开始进入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直到明代,朱舜水的《尚书古文疏证》一书的问世才又将其推上风口浪尖。该书中对流传至今的五德始终说的诸多内容进行了驳斥,认为其都是伪作或篡改的结果;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说法——“古者,五行之义皆同,后世传写讹谬,遂各不同”。他的这种大胆论断一时间引起了学界的热议。 清代后期以来,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五行学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批有见识的思想家如魏源等人便开始对其采取批判的态度。虽然如此,五行学说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却依然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地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