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两琴相悦有故事么?

孙嘉齐孙嘉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安徽淮南寿县有一条老街还保留着过去的样子,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砖灰瓦的房舍、蜿蜒曲折的街道、光滑油亮的石板,处处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韵味,让人忍不住驻足观望。在这条街上有一家经营了160多年的“两琴相悦”老琴坊,琴坊的老板胡维忠就是寿州胡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徽剧、庐剧、黄梅戏、泗州戏、梆子戏,皖北和沿淮一带剧种繁多,当地民间艺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用本地的材料制作了一种新的板胡,既能独奏又能伴奏,音色也变得既脆又亮,当地艺人称之为“淮胡”,“两琴相悦”琴坊就擅长制作淮胡。

“两琴相悦”琴坊创办于清朝道光二年,主要制作胡琴、京剧琴,2001年被淮南市政府评为“淮南老字号”,是淮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历经五代传承人,胡维忠是第五代传承人。据史料记载,“两琴相悦”琴坊制作的胡琴音质优美、品相上乘,深受当地和皖北群众的喜爱,有“一枝梅花一枝兰,两琴相悦冠淮南”的美誉。

胡琴虽小,但是制作工序繁杂,对制作者的技艺要求也十分严格。“两琴相悦”琴坊沿袭了百年老字号制作琴件的传统工艺,制作出的板胡等弦乐器“音质高亢、通透圆润、刚柔并富”,在徽剧、庐剧、黄梅戏、梆子等剧种中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胡维忠不仅继承了琴坊的传统制作工艺,还经常与各地的演奏家、音乐学院的教授交流学习,先后研制出了淮胡、高调胡、低调胡、中条胡、高弦二胡等胡琴。在制作过程中,胡维忠注重对琴坊制琴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先后收集整理出23种琴件的制作秘诀,将制琴的工具及材料汇集成书。胡维忠带领琴坊的技师,根据板胡等弦乐器易潮、易裂、易变形的共性,多次试验改良制琴方法,研究出了一套防潮、防裂、防变形的独特工艺,使制成的琴具有坚固、音质佳、耐用的特性,让弦乐器的演奏生涯得到很大程度的延长。

2017年,胡维忠制作的中条胡,获得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板胡组三等奖”。2019年,胡维忠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胡维忠制作的胡琴等弦乐器,已在安徽、湖北、江苏、山东等19个省、市和自治区得到广泛应用,2018年“两琴相悦”琴坊的琴类产品产量2432件,产销量达98%以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