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墙为什么被拆?
“北京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绿地——皇家园林,那里比天安门广场还大40多倍;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帝王墓陵之一的长陵。”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北京城的缔造者、元世祖忽必烈。
1267年,蒙古进攻金朝的首都燕京(今北京)。蒙古军围攻了三年之久,金哀宗逃跑后被俘,蒙古军攻陷了燕京。接着,蒙古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抢掠,整个燕京化为一片废墟。
后来,在元朝统一南北之前,元世祖为了经营京师,开始在燕山山脉下开凿水渠、引清水入城,同时疏浚护城河。元世祖统一中国后,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正式筑城建都,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称“大都”。
当时的建城方案由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提议,在城东二里处修筑外城墙,并在城内建起宫城。
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将北京改名为“北京紫禁城”。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南巡时,以“天子六巡”中的第四巡的理由重修了北京紫禁城。
至此,北京的建筑风格基本延续了元代的格局。 北京作为都城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而它的前身大都建于1271年。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始建中都,营筑京师”。为了建造这座“城郭严整,丘阜低平”的新都,元世祖征发了数十万的民夫,用了近90的时间才基本建成。
新建立的北京西倚西山,北靠燕山,东南有金中都旧城,整体形势“背山前枕湖”,元世祖对此很是满意,认为这是“天地之宏居也”。
然而,这样一座设计精巧、气势雄伟的京城却在明朝初年被毁掉了。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攻打盘踞在北京的金王朝残部。 此次出征,明军势如破竹,连克元廷所设置的北京、保定、真定等地,元顺帝不得不率领群臣仓皇北逃。
随后,明军队包围了北京,并发起猛攻。虽然这次攻城未取得成功,但给北京造成了巨大破坏。据载,当时“北京兵力尚众,城高池深,器甲完备,守御甚固”。不过,由于后方粮草难以为继及冬季到来等原因,明太祖被迫撤围,北上讨伐蒙古主力。
不过,此次攻打北京虽然没有取得胜利,却为明朝夺取了山西地区。朱元璋颇为自得地认为,自己“功遂名成,不劳一枪一弹,直取山西、北平等处,此非天威,何谓天威!”
其实,明太祖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山西,正是因为他摧毁了北方的战略基地——北京。因为“若得北京,山东、江南、淮扬、江西、浙闽诸处皆吾有矣。”可见,明太祖是故意不打北京,而要打下整个北方。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再次发兵讨伐北元,并亲督大军抵达内蒙古的浑河中流驻扎。此次征伐,明军重创元军的主力,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如果没有明太祖前期的这些征战,北京就不可能成为全国的首都。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明朝建立不久,北京就被彻底毁掉。这一切都要从明成祖朱棣说起。
永乐五年(公元1408年),朱棣决定迁都并亲自前往北京勘察。当朱棣来到今天北京西南的永定河边时,发现河床中露出的石柱,于是令人挖掘,结果在附近发现了巨型建筑材料的残片以及大量砖瓦。经过勘查,朱棣得知这里原来是元大都的建筑基地,从而引起了他对中都旧城的回忆。
次日,朱棣下令对中都旧城进行大规模拆除,并将废砖、碎瓦运至通州储存起来以备筑城时使用。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再次北征,并带上了即将生产的太子妃。为了迎接太子妃的生产,朱棣特意在中都旧城西边修建了“庆寿寺”供太子妃居住。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太子妃终于诞下了帝国的第一位王爷——朱瞻基。次年,庆寿寺落成,朱棣大大赏赐了僧众。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朱瞻基被封为藩王,就藩南京。
到了嘉靖年间,为了防止北方骑兵南下,主持土木堡之变的太监冯保开始督建外城。
万历中叶,又开始了内城的营造。这时,负责建筑工程的尚书朱希孝从南方采办木材,因运木之路被阻,便改用砖石包砌,于是出现了今日北京四周围城墙。 而元大都的那座神气宏伟的外城则从此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