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耳机怎么戴?

甄光鼎甄光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果,我的结论是:“正常戴”。 什么叫做“正常戴”呢? 就是像普通人一样,耳朵塞的满满的,完全遮住了耳道(但并不深入),并且与脸保持一定距离。 我测试了30位不同明星的佩戴方式(见图1)。其中24人选择的是正常的佩戴方式(80%),只有6人选择了浅度入耳式,没有一人采用深度入耳或夹头式。

当然这个测试结果与样本的数量和结构有关,不能代表所有情况。但我认为,如果大多数人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能听到声音就好,不要伤听力就行”——那么最终的结果应该还是类似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在意自己的耳机戴得是否合适、是否能带来听力损害;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能听到声音就够了!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长期佩戴不合适的耳机确实会造成听力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 为了证明上述“听力损失是可逆的”这一结论,我们采用纯音测听的方法对一位经常佩戴耳机的年轻用户进行了测试(如图2)。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正常佩戴耳机后,该用户的听力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这与之前的猜测一致——只要停止伤害行为(不长时间、不过量使用耳机),听力就可以复原。值得欣慰的是,这位用户在了解到自己的听力状况后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实验结束时,她的听力水平已经接近正常了。

虽然我们的目标是“远离损伤听力的耳机使用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考虑过如何才是“正确戴耳机”,以及“不正确戴耳机”会有什么后果。我们在互联网上的相关科普文章和回答中,应尽可能详细地阐明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可能造成听力损失。 对于耳机来说,最重要的三个性能指标分别是:响度(Loudness)、频谱(Frequency Response) 和时间容量(Time Domain Receptivity),它们分别描述了耳朵对声音的感受程度、频率范围和时长限制。而舒适度(Comfort)则是由个人对耳道的生理结构、耳机形状和垫圈数量等参数决定的。

在实际的选购中,我们不仅需要参考以上各性能指标,还需要结合个人的听音倾向和预算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讲,购买耳机时的考虑因素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使用环境、功能和预算。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有无预算限制,都不建议购买低质量的产品。因为即使是最便宜的东西,只要频繁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损耗。而且劣质的配件和高强度的使用习惯可能加重零件的老化速度,从而缩短产品的寿命。 至于具体选购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写过,大家可以参阅一下。

怀书宁怀书宁优质答主

一、线材

线材决定了耳机能否有充足的推力和解析力释放驱动单元的潜能。同时还要有稳定的屏蔽性和抗干扰性,避免受到外界电磁和信号的干扰,保证声音信传递的质量。线材是衡量耳机品质的重要指标,耳机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声音品质。

目前市面上的耳机线大致分为两种材质,一种是常见的铜线,价格便宜但容易氧化,且相对较重。还有一种是镀银加铜线,在耐用性及解析力上都有提升。

二、腔体

腔体是耳机的主体,耳机的音色主要由耳机的腔体的结构决定,所以腔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款耳机的听感。一般来说动圈耳机采用的都是密封式和滤波式的设计,以保证低频的能量和人声的密度。而动铁耳机和楼氏单元耳机大多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这样可以保证中高频的通透度和空气感。

三、单元

单元是将电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的关键结构,单元的直径和单元类型决定了耳机的定位和声音风格。单元直径越大,低频的量感和冲击力就越强,中高频也越浑厚。反之,单元直径越小,整体声音就相对透亮但低频量会有所欠缺。单元类型主要分为动圈单元、动铁单元、楼氏单元以及混合楼宇单元多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