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五行属性什么作用?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忧、恐)等也是来源于五行的思想。 而八卦是在五行基础上建立的阴阳体系,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依存。 中医里经常用“五行”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如以“心属火”“肝属木”来解释血液循环机制;以“肾属水”“脾属土”来说明消化过程等等。
实际上,把人体当成一个小天地来理解是古代哲学的思维。 在现代西医眼里,人体就是一个由细胞、组织、器官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古中医学则认为,人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全系统。这个思维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在西方医学看来,疾病是由于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如缺钙就会得佝偻病,缺铁就会得贫血症……而在中医看来,某些疾病的形成可能是由于五行失衡所致,如心脏供血不足属于“心火旺,心血耗损”,可能导致的症状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尖发红等症状;而脾阳虚则可能是由于“土(脾)不摄水”导致水液在人体内停聚而成痰湿,进而影响脾脏功能运转,表现为腹胀、腹泻、食欲差、四肢乏力……
当然,用五行来解释中医的理论和症状是古代中医智慧的体现,现代中医则更偏向用阴阳、气血等来解释中医的基础理论。但古人用五行来指导临床却是实事求是的。如临床经常见到心肝火旺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出现脾气暴躁、失眠多梦、颧骨潮红、舌红苔黄等症状,治疗上就可以采取“泻心火,清肝火”的方法,选用子午流注针法或中药,效果都是不错的。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渐渐认识到古代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并在努力挖掘古老中医药宝库的同时,探索古中医学现代化之路。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中医学必定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手机,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在人们需求信息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手机的五行属性属“信”比“火”更合适。
用“水”、“火”、“木”、“金”、“土”五行来表达世间的万事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信”字,本身包含着“人”和“言”,即人说的话能够取信于人。用“信”这个字来概括手机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是非常准确的。
手机对于人们来说,有三个特点。一是无处不在。不管你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只要不是在地下或者水里,不管是在太空、极地还是沙漠、雨林,只要有信号,你都可以和外界取得联系。二是无时不有。只要你需要,你就可以掏出手机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与别人进行联系。三是形式多样。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来打电话、发短信,或者QQ,在微博上留言。
正因为如此,手机早已成为人们密不可分的伙伴,人们把手机作为自己“第二身体”、“生命的一部分”,而一些因为过度依赖手机引发的问题,也频频见诸报端,成为社会热点。
从手机的功能以及人们对它的使用方式来看,更符合“木”性,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也易出现“木”性过旺的现象。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应该用“金”来制约和平衡“木”。金元素的颜色是白色,具有收引、肃杀和清洁、洁净等功能。
有鉴于此,手机的外壳颜色以白色为优,比如苹果手机就是白色的。而三星、LG、诺基亚等品牌手机都出了白色型号,也是这个原理在起作用,白色都能很好的制约和平衡“木”性。当然,人们还可以选用有“金”字符号装饰的手机,达到相同的目的。
总之,手机的五行属性是信,“木”性偏旺和“金”性偏旺都应辩证的对待,人们在使用时应因人而异,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