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五行怎么确定的?
这个问题的提法有些外行了,因为汉字字义的变化与字形的变化不是一回事。汉字五行属性的判定是根据其含义得来的。 汉字的五行属性,在汉代的文献资料中已有记载。古人造字很讲究,很多字都是“形声相益”,也就是有本意的字,会加上表示声音的字根,这些表示声音的字根,就是五行的来源。
例如“木”、“火”、“金”、“水”“土”。在“木”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火”旁的字大多与用火有关…以此类推。当然也会有特殊的,比如“石”字旁,“土”字边的字大多与石头有关,但与土的关系并不紧密;而“田”字边的字,则大多与土地有关。
不过,这样的字形分析只是给每个字打上了五行的标签,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这样标注五行。原因就在于五行属性是随字的本意而来的。 如“泉”字,从水,从全,原意为泉水。水为坎宫所掌,属北方,黑色,主静。全,全义为完备。备与艮宫所主管之事有关,艮为少男,为阳,故土亦在五行之中。“泉”字五行属水又属土。
同理,“江”、“河”五行皆属水,“山”五行属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的姓名用字与我们今人不同,往往一个字代表一人或一方,所以在判定字的五行时,不能像现代人那样,把一个姓名的所有字都考虑在内,而是应该把姓和名分开看待。
至于名字中的某个字缺笔或者结构变化导致字形改变,不影响五行的判断。 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所说的五行,与今天的五行观念有很大区别。古人以五行配五脏,以五味、五色辅之,主张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今天人们所谓的五行往往是特指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并且常常与西方哲学中的“物质世界”对应。古书中的五行,虽然也包含五行的概念,但却是指五种物质,即“水火土金石木”。所以,古人讲的五行,是一个集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