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五行地位属什么?
古人把世界万物都归类到五行的某个属性中去,人的情志也是如此。《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通;狂者,精气乱而相夺;思虑者,心有所着而神微动;惊恐者,形动而魂惊;恚怒者,血气崩绝而躁甚” 这里的忧愁、狂、恐惧、恚怒都属于情志范畴。
古人进一步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不安!”(《灵枢·口问》)说明悲哀忧愁容易伤神,伤心神就会伤害五脏。 “乐者,行缓节和高扬其志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快乐的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神情绪的波动对机体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情绪变化会损伤脏腑功能,调和七情,保持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你提出的问题,我感到无从回答,因为五行学说本来就是一个哲学概念体系,本身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界定它的含义。比如,我们常讲的人的心火是指什么?胃的土又指的是什么?肝的阴血不足又是什么意思?肺的金又指的是什么金?等等,中医学的很多术语本身就存在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给中医学带来了很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五行,即木、火、金、水、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它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运用“一体之周流”和“异类相从”的法则,以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解释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五种物质不同形式和运动所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规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称“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称“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是无止境的,相克是无限制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发生相乘和相侮的过度克制和相侮的反向克制致失去平衡协调的情况。
中医将五行的特性同人体的五脏相关联。脾“喜燥恶湿”,其位在中,为水谷之海,主运化,喜畅达而恶抑郁,恰有土性,故称脾有似土。肾“喜湿恶燥”,能调节人体水分代谢,具有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主水、主骨生髓、通于脑的生理功能,恰有水性,称肾有似水。肝主动“疏泄调达”,有“条畅气机”、“调节升降”等作用,主升发有余而沉降不足,恰有木性,称肝有似木。肺为娇脏,喜清肃,华盖,上焦大人之官,“主治节”,主降,运化、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生发阳气之源和阴阳之枢,恰有金性,称肺有似金。心“其位在南”,开窍于舌,合于小肠,外华于面,藏神,主血脉、司汗孔开合、调节体温等,恰有火性,称心有似火。这样人体内脏五个系统与五行相类:即心有似火,肺有似金,脾有似土,肝有似木,肾有似水,把脏器之间的关系以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维系一个相对平衡协调的整体。
由此将人体内脏与自然界现象相应合。将与五脏生理特性相应的事物和现象都以五行属性归纳到五脏的系统中去,作为对五脏生理特性认识的引申,如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气—散、肃、濡、燥、热。五色—青、赤、黄、白、黑,分别归属于肝、脾、肺、心、肾。
由于五行之中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如果其相生相克出现过于亢进或不及的情况(即所谓相生太过不及或相克太过不及,又称为相乘相侮)时,就引起五行之间的失衡,形成病态。在五脏之中,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的中心,其他相应的系统,如:六腑、五官、形体等从属于五脏,因此,一旦五脏出现相生太过不及或相克太过不及(即相乘相侮)情况而导致五行失衡时,不仅相应五脏本脏出现疾病,其所合的其他系统也相应同时受到影响,甚至病变也相应发生。如属于肝(木)病,其病的机理是肝气亢逆或肝血不足以致疏泄太过或不及,常导致脾(土)的运化功能失调出现疾病,同时也影响其合腑胆和眼睛及筋、爪、甲,出现相关的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