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字五行到底属什么?
敏的繁体字是“敏”,《说文》中解释为:“敏,疾也。从夕,从辛。夕者,日月所丽,而气盛者也。辛者,万物之先始,而制义者也。日月并丽,而德泽普施;物皆克应,其形迅疾。故凡疾速、功业之属皆从敏。”“俪”在这里是指日月同时出现。
现在一般人都认为“敏”的部首是“日”,但是《说文》的解释是“夕”部,这个“夕”就是和月光有关的那个“夕”——“月夕”的“夕”。如《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tiáo),八月萑(huán)苇,九月授衣。十一月雉雊(gòu),十二月朔(shuò)圆。”其中的“秀葽”也就是“月夕”之时(农历六月)植物枝叶长得茂盛并且开花了,“鸣蜩”的“蜩”也是指蝉,在“月夕”之时能听到蝉的叫声,“萑苇”是在“月夕”的时候开花,“授衣”是在冬至前夕,“雉雊”则是在“三月”,可见古人是把“月夕”作为十二个月当中最重要的节日的——一年当中只有这个月可以尽情地游玩,其他时间都要工作。
那“月亮”的“月”怎么会是“日”“月”的“月”呢?其实这里涉及到了我国古代的计时法——“漏刻”。这种计时的工具由圭表演变而来。在一块垂直的圭表上开几个小口子,每天对应着一个小口子照射下界的日影,这样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漏刻”分成了12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代表着一个时辰。但是这里的“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是双数,每一个小时代表两个小时,而另外八个时辰每一时辰代表一个小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容易混淆,比如7时到9时是辰时,很容易和下一个时辰巳时搞混。于是人们把一日分成24份,让每一个时间点的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即每一个时辰划分成八分之一天,这样就避免了前一种计时方法的混乱。这种计时法被称为“大衍历”——“大衍”即是“太衍”,来源于《周易·系辞》中的“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把一天平均分为24个小时”。由于这种方法非常科学,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月亮”的“月”为什么会变成“日”“月”的“月”了呢?因为古代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月的阴晴圆缺变化有规律的,就把每个月一圆一缺的变化称为“晦、朔、望、晦”。每月最末的一天叫“晦”,第一天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晦”。如果某个月没有“望”,那么这个月就没有“晦”,这天的名字就叫“朔”,这是为了区分日历月份与农历月份起的名字。当农历月份没有“晦”或者“望”的时候,日历上的日期会加上“初”或者“末”的字眼。 月亮的盈亏变化是有规律的,每满三十天就“望”一次,每“望”后十天左右就“晦”一次,周而复始。古人在观察新月开始“望”的时候,经常看到月亮中间有许多的黑影,这时太阳和月亮都是“辛”,所以月亮就被赋予了“辛”的字形,变成了现在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