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繁体字五行属什么?
“五”这个字形在甲骨文里像“矛”,是“戈”的本字;金文中加上了符号表示声调;小篆中加入了装饰图案;而隶书则进一步简化了笔画。 《说文》中解释为“吾,我也”“五,吾也”,也就是说“五”相当于我(今我)的意思,所以古书中经常用来指代自己。如《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五”字金文中的读音与“武”字相同,都是去声wǔ。汉代的训诂书《尔雅》收录了这个字的读音,并记作“忤”,后来唐代的《广韵》承袭了这一记法。但现代汉语音典《新华字典》收录此字时音误,标作去声wu3,可见这一记音来源已久且较为混乱。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现在人们用键盘输入汉字,一般都是打u5,这其实是个形声字。
“五”的字形演变图如下 (图片源自李忠秋先生的《汉字字源图解》) 由上可知,“五”是一个会意字。东汉时期的许慎撰写的《说文》中有“五,吾也。象五行也。五行惟木、火、土居方,故三者之象,或从一、止;金水二行,在隅;惟土无所定。”的解释。这里的“三”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方位相等的自然属性。
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五行,每行各占一方,其中木、火、土是阳行,居于正东、正南和正西的方向;金和水是阴行,藏于东北和西北。所以“五”的字形中加上了象征土的偏旁,而“四”的偏旁则是象征火的图形。这样“五”“四”二字便有了阴阳之别。
古人还常用“五”来表示阴阳五行中的金行,或是用“四”来表示阴阳五行中的火行。当看到“五”和“四”这两个数字并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偏旁来推测其代表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属性。 除了表示数目和顺序之外,“五”还有一个重要的语法功能——用来构成表示约数的词组。这样的例子在古书中比比皆是,如“四五人”、“五六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