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种种五行?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想了很久,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中国古哲学中关于世界本源的问题,也就是天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自然界有很多现象是与人类社会相符的,比如月亮的阴晴圆缺与女性的月经周期相似,因此月球被赋予了阴性的属性,而太阳的升落规律被赋予了阳性的属性,而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无疑也被赋予了阴阳两种性质。于是古人就提出了阴阳五行说,用五种属性的力量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其中阴阳代表了两种运动的方向,而五行则代表了四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及其相应的四种状态(润下、炎上、曲直、丛聚)。
《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意思是说懂得养生的人要顺应四时,注意天气变化,调节情绪变化,适当劳逸,节制房事(男女都一样),保持阴阳平衡,这样才会健康少病。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些法则就会生病。
那什么是平衡呢?平衡就是阴阳二气在任何时刻都有其相对含量的一半,如前所示,阴阳分别代表方向和能量,那么平衡就是说不论在阳极还是阴极都要有一半的机会,不能永远处于阳极或是阴极。就如水一样,当温度升高时,它的状态既不是冰也不是水蒸气。它处于一种中间的状态,即液体;而当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时,它又变成固体雪霜。这就是平衡,阴阳各占一半。 但是这个世界是动态的,每天都有无数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这种平衡呢?
中医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那就是“静”。《黄帝内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百岁乃去”。其中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保持阴阳的平衡,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在阴阳变化的规律之中,我们只有学会适应这个规律才能保持健康。而要适应这个规律就必须“静”,所谓“静”就是在阴阳变动的规律中做到不动阴阳之本,不为外界所扰。
所以古代的养生之道都是提倡清静,清静则阴阳自和。 当然这里的“静”并非让你去出家做道士,而是让你的内心保持宁静,不为外界所扰。你可以结婚生育,也可以吃喝玩乐,但是你的内在必须保持一个静的状态,如此你的阴阳才会平衡。否则你的阳气天天泡在电视里,阴气天天沉浸在手机之中,你身体中的阴阳怎么能平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