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日五行属什么?
“五行”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但真正明白的人不多。 “行”在《说文》里解释为“道也。”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道路”的意思(这个意思现代汉语中保存着);另一个是“流通”、“运行”的意思,这一层意思在古代汉语中保留较多。我们今天要说的“五行”就是后一种含义——“五行的行就是‘运行’的‘行’”。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五行其实就是五种运行状态或方式——水、火、木、金、土。为什么是这五种呢?因为古代中国人把世界上的东西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土地、植物、动物、矿藏、兵器,而这五类的性质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土、木、火、金、水。
比如中医的理论中就有“五色入五脏”——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又比如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再来看看现代科学,人体主要有骨骼、肌肉、脉管、神经、皮肤等组织器官,而它们分别属土、木、火、金、水的范畴。 所以,当我们谈到“五行”时,其实是在讨论五种运行方式、或者说是五种能量的状态和形式。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火、木、金、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著名的一个理论体系。它是朴素辩证法的代表性产物。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古人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发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并据此制定了上古时期的历法。
五行学说是古人对于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运行方式的一种抽象思考。它在中医学、中医学、命理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这种学说也有其不足之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缺乏系统化和严密性,很多时候只能凭借经验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