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什么在中央?
金,木,水,火,土在中间,也就是中宫。因为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是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而中间的四个角落就是东西南北四宫,每宫各有一个五行。 至于为什么是这四个不是五个或者六个呢?因为古人认为天地是个四方形,中间是空的,所以把五个元素放在中间是不合理的(五方加中宫就六宫了),同理,把六个元素放中间也是不合理的(八方加中宫就变成九宫了),所以只能是“东南西北”加上一个“中”字组成五宫或六宫。
这是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天地的概念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特定的数字和逻辑。举个例子,《礼记·月令》里有季冬之月的句子:【命太皞氏司阴阳,……其帝大昊,其神句芒】。大意是说立春之后,大地开始解冻,这个时候太阳运行到东方,同时天的右边出现了阴云,所以“右阴而左阳”。然而到了六月节气变为夏至,此时是南方的阳极盛的时间,所以【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虽然夏至后白昼逐渐缩短,阴气逐渐增长,但是人们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说夏三月要【无厌于日】。又因夏天人心浮躁,容易发火,所以又是【无劳乎忧】的好时候。直到霜降时节,北方开始寒冷,树木凋零,此时阴气达到极点,所以【其帝少暤,其神蓐收】。此时天气开始变得肃杀起来,草木枯黄,候鸟南飞,万物收敛。所以冬至一阳生之时,自然界的物候变化为【日南至,水始冰,地始冻】。
以上只是列举了书中两段内容,其实书中对于春夏秋冬以及每个季节中的早晚都有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都显示着上古先民对于大自然观察的细致入微。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积累经验并传承给后代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