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五行属是什么?
“五行”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认为人的体质有五种,并以此论断人的疾病、病因和用药。 “五体”,则是以人体形态结构为依据,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 这些名词的提法比较模糊,概念也比较宽泛;而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其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现在讨论这些名词的含义,显得有点缘木求鱼。 但若单纯从中医古典文献来看,还是有办法给这些名词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
在中医古典文献中,关于“体”的概念,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素问·痿论》说:“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元气既虚,五脏无力,脾气不能化,胃气不能纳……病名气虚症。” 这里所说的“五脏”“六腑”“肌肉”“脾”“胃”等等,都可以理解为形态结构(解剖学意义上的)实体。这种实体,属于中医学的范畴,我们不妨称之为“形实”。与之相对应的,中医把具有同样性质,但形态结构上无实体的病变,称为“虚证”。凡是虚证,都属于“形体”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形实呢?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只要找到一本现代人的生理或病理教材,翻到有关脏腑章节,看看它对于“形实”的定义就可以了。不过,如果这么干,意义不大。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即以“形”定“质”,以“形”测“量”的方法来寻找答案。
我们先来看看“形”是怎么定义的——形体是由皮肤、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部分所组成的。“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机体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和框架;另一部分是指这架机器的零部件。 现在再来审视“形实”——“形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异常,表现为质地紧密、体积较大、形态凹凸不平、活动受限等症状。它具有质的特性,同时伴有量的改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形实”——形实者,形质异常、体量过大也。
“形实”可以发生于体内的任何部位,但临床上常见者,莫过于是痛疡。凡体表突起而触之有形,色赤疼痛者,多为火热之毒侵及肌腠;凡体腔内结块,按之有形,疼痛拒按者,多为湿浊瘀血阻滞脉络;凡咽喉部肿物,吞咽障碍,或有形滞感者,多属痰气交结。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述“形实”“形质异常”的意思就是——身体某处出疙瘩了!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身体某个地方“出瘤子了!” 至于“量”的问题,就比较好办了。只要有度量衡的工具,就可以直接测量出来。当然,如果不用工具,靠感觉估算,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