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属什么五行寅?
“寅”字在古书上有多种写法,但最常用的还是“寅”、“寅虎”或“寅木”。 先秦的《尔雅·释兽》有:“虎,山兽之君”,可见当时“寅”字即指老虎。 汉唐时期的文献中,“寅”字往往兼指“寅月”“寅日”和“寅时”(凌晨)。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东方属木,其辰为卯……寅者,言阳气欲出未出,草木萌芽”;高诱注:“寅,也。” 东汉王充《论衡·物势》:“寅者,日月所在。阳之所盛,日在寅也。” 唐代韩鄂《岁时广记·元日》引隋杜台卿《岁时杂咏》“正月一日,谓之元旦,俗云:‘元旦迎春’。” 明代陆容《菽园杂录》卷七:“自后每岁正月朔旦,天子率百官,诣坛朝贺。” 清朝沈铨《竹石图》题跋:“乙亥冬至后二十有三日立春,壬午夜子时春分。” 以上诸例中的“寅”都泛指“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第一天”,这种用法的现代汉语词典里一般标为[yín]。用现代汉语表述就是“某年某月的第一天”,或者说成“初一”。
然而,在古代中国还有另一种历法——干支历,它以甲、乙、丙、丁等十个字表示十一月的天干,以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表示每月地支。一月一日就可以分别用“甲寅”、“甲子”、“丙寅”或者“丙子”等字样来表示了。这种历法的现代术语叫作“干支纪年法”。从现有资料来看,这很可能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的纪年法。据说至今台湾仍在使用这种方法记录年份。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干支纪日法”,用“甲”、“乙”等干支表示每一天,似乎也是这种纪年法的变体。这两种纪日法现在已少见。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