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举属什么?
先秦时期的人们并没有“五行”的概念,“五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
“惟皇作极,四序咸若;龙图出渊,凤仪承辅;五行之序,昭显厥功。元首显明,百工斯得。”“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后来人们发现世界上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古代印度人发现“太阳东升西落”,于是就总结出了“日升于东而没于西”的“日月运行规律”——这个被现代科学称为“地球自转运动”的现象在古代印度人看来就是“火在上升”、“火向西方坠落”,所以“太阳”就被赋予了“火”的特性,因此才有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和“天圆地方”的说法……
又比如,古人看到“草木春夏荣,秋冬枯”,认为这是由于“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导致的——春天温暖,万物复苏,所以是“木”(树木)的季节;夏天炎热,草木茂盛,所以是“火”(燃烧)的季节;秋季凉燥,草木凋零,所以是“金”(坚硬、锋利)的季节;冬季寒冷,草木枯萎,所以是“水”(流动、浸润)的时候……这种因为四季气候不同导致生物形态各异的现象被古人统称作“天人感应”。 类似的“天人感应”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晕”(日晕月晕)、“环”(风旋雨环)、“纹”(地震云纹)等等,这些自然现象都被赋予了五行的特性而被记录在《黄帝内经》之中——“木生风,风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实际上是一个用来描述世界万物的抽象概念系统,其中每一“行”都是指一个具体的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形容为“相生相克”。 “生”指的是“万物生长”——一切生物都是由小长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被形容为“水生木”(水是幼苗,木是成年的树木); “克”说的是“战胜消灭”——一切生物都是“胜者为王,败者寇”,这个过程被形容为“金克木”(金属工具可以砍伐木头)、“木克土”(植物根茎深入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