溁五行怎么解释?
“溁”字只有一个读音yíng,无其他读音。 《康熙字典》中对“溁”的解释是: 《字汇补》同濙。注见《水部》。 《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与《康熙字典》基本相同。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对该字的解释如下: 上述三本古代辞书对“溁”的解释均引自《广韵》: “溁”在现代词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yíng ㄩㄥˊ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yíng ㄩㄥˋ 《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 yíng ㄩㄥˇ 《现代汉语词典》(第二版): yíng ㄧㄥˊ 以上六种词典对“溁”的解释仅引自《广韵》一处,可见此字的音义来源相当古老。
“溁”字唯一的形符是“弓”,表示此字的字形是由“弓”和“永”构成。《说文》中收录的“濴”字亦由“弓”和“永”组成。段玉裁注曰:“今字作潆、作瀅……从弓,永声。”“潆”字在六书之中属于会意兼形声的字。 “溁”字在今天的字书中归属“溶”族,《说文》中则将其列入“萦”族,段玉裁注云: 即今“潆”字,读如盈。其字形演变如下: 可见“溋”与“滢”二字同源,皆由“弓”和“永”组合而成。
古人将水汇集之处称为“濴”或“瀯”。唐韩愈《龙宫》诗:“水晶宫殿窅冥冥,宫脚波涛汹涌倾。”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引《异物志》:“海中有瀛洲,有水晶盆,海水流注其中,盖瀛洲之盆也。” 清代学者汪绂因“潆”“瀜”二字形近易乱,故于1754年刊行《浣溪沙·汪绂自号濯缨翁以字行五真书其小像并题》一词,词中有“一曲清泉浣洗馀,濯缨人似濯缨初”之语,自注曰:“余号濯缨翁,以字行五真书小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