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五行喜什么?
这个题目我很久以前就关注过,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素材,直到今天才遇到个机会凑了个热闹。 最近在研究《大秦帝国》和《商君书》等文献资料,正好可以结合五行之说谈一谈。 (一)五行的定义 关于五行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 “五就是五”论 持这一说法的历史学家认为古代的“行”字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五行中的五行只是五种行,而不是五行之行的意思。 五行的具体含义其实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从先秦古籍的一些只言片语来看,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将五行理解成五种元素。比如《山海经》中就有对水、火、金、木、土这五种元素的记载;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中有言:“天有六阴九阳十二辰,故有十二月;地有五行,故有五岳”;再如《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黄帝与鼎的故事也与五行有关: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烹焉;禹疲于外,始即帝位三年,益未至国而禹崩......舜问四岳及众神: "谁可为禹者?"皆曰:"伯夷。"舜曰:"夫伯夷,善是恶非,孤直自死,则众何为哉!"
又曰:"契何如?"皆曰: "母卑父玄,母贱父尊,初冥若幽,少年壮富老得诸父异同。" 又说:"若朱虎、熊黑如何?"曰:"能为虎,能为黑。" 舜曰:"然则何亲?"皆曰: "父母齐同。" 于是舜乃以禹为伯,契为司徒, 契幼子章为司马, 伯夷为稷而典农, 皋陶为司空, 冀甫侯为士师, 朱虎、熊黑为武卫。
2.“五就是数”论 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古人在使用“五行”这个词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五个数字。他们举的例子也是出自《吕氏春秋》: 大王问于禹曰:"天下不幸,九州裂,水潦出,余泽润于草木,流而为虫鼠,或遗原鱼,然后及于人。欲尽绝其道,为之奈何?" 禹曰:"草木无咎则生,虫鼠去之则竭。今绝草木以虫鼠,天地之间被毁灭而无德惠。民人随结绳而用之。" 大王曰:"然则予惟可以戒。" 对曰:"唯。王者亦诚能毋弃草木虫蛇,则天下庶人有灾之时,不失命矣。" 这篇对话里提到了五次洪水的事情——大禹说:“草木无咎则生,虫鼠去则竭”——显然这里的“五”并不是指代某种特定的元素,而是一堆毫无关系的形容词罢了。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是把“五”解释为一个量词或者动词。比如说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班固就曾提出过这种见解。班固在他的著作《汉书·艺文志》中写道: 自夫子垂训之言,至于末世,不能宏远,必有陷失。故孔子论六艺之文,谓之“六经”;至秦灭学,汉兴,刘向、歆父子校经奏录,凡五百四十篇;盖六艺之支与别业,若山之出玉,珠之在沙,虽不工瑕,犹有好玉、明珠,况其蕴义而不见乎? 这段文字提到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在整理老师留下来的经典时把“六艺”的内容分成了六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被称作“五经”。 可以看出这里的“五经”并非泛指一切包含五字的书籍,而是特指其中的第六卷。
3.“五行”一词的来历 “五”与“行”在古代都是通用汉字,因此二者连用并不一定就是指数字或者元素的意思。那么“五行”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书记载,在战国末年出现了不少讨论社会问题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是都提出了关于社会的看法——“五行说”便是其中之一。它最早出现于《荀子》一书中,当时还没有发展成一种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使用“五德终始”的说法来解释政治和社会现象,这也成为了后世各种迷信活动的根源之一。
总之,对于古人来说,五行的概念十分广泛且没有明确的标准。后人所理解的五行可能跟古代根本不是一个事儿。 (二)五行与秦国崛起 在《大秦帝国》和诸多相关史料之中,“五行学说”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书中不仅多次引用《史记》等典籍所载的有关五行演化的细节描述,还附上了大量的图表说明来证明自己的推论过程,可谓是煞费苦心。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部小说是如何运用五行学说来解释秦国崛起之谜以及它为何会失败的原因吧~ 一、秦穆公时穆公子任好去世之后新继位的襄公因得罪了晋国而被迫迁往栎邑避难,在此期间曾试图恢复祖先在河西的旧封地,但却遭到了晋国的强烈反对(这里提到的旧封地也就是后来秦国在渭河平原上建立的新都雍城的所在地)。 二、公元前659年,周惠王派大夫王子虎前往秦国调查情况并做出决断;同年春二月己丑这一天,王子虎来到栎邑与秦桓公进行商谈,双方均同意将此地归还晋国以示友好——这就是“东渡渭水”事件的开始。 三、公元前658年春正月戊午日这天王子虎再次来到栎邑与秦桓公进行了第二次会谈,商定了两国间新的边界线——这就是所谓的“西渡渭水”。 四、次年(公元前657年)夏四月辛巳日,秦晋两国正式签订了边界条约。 在这段故事当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时间轴上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东渡渭水”,另一个则是“西渡渭水”。 根据小说内容来看,这两次行动都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紧密相连。
“东渡渭水”发生在公元前659年,这一年正值水行之年,正是水克火之时;与此同时由于秦穆公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发展的政策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渐强,此时也正是火生土之际。因此“东渡渭水”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