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字五行属什么的?
“琴”在《康熙字典》中有两种释义,其一为“五音之一。谓宫、商、角、徵、羽也。”其二为“古瑟类乐器总名”[1] 可见其本义是指一种古代的弹弦乐器(瑟)。 由“瑟”的本义引申开去,古琴与许多带有“竹”或“玉”旁的字一样,通常都与“节”或“德”有关联。如“节”、“德”、“操”、“雅”等。 “琴”之形符为“琴”,本义为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瑟;声符为“今”,表声音属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琴”这个字的构造是与其本义的直接相关的。而“琴”作为一个单音词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早。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琴”视为一个会意字,而非象形字,并解释道:“琴,乐也。”也就是说,在许慎的时代,人们将“琴”当作一个动词来看待。那么“琴”是什么意义上的“乐”呢? 在先秦时期,“弹琴”这一动词通常专指“鼓瑟”,因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称“琴,小物而大有义”,而所谓的“大义”则是指演奏者可以通过对琴声的控制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史记》中记载了师旷论五音中的“清浊”一节中也有提及到琴的意义:“凡音之道,高则志飘,卑则忧思。” 同时期,古人也将一些礼器、乐器称为“琴”,以表示这些器物在某种仪式上的重要性。如在《诗经》中,“琴”被用来形容钟和磬。
到了秦汉之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于表演的“琴”越来越受欢迎。为了区分用于演奏的不同种类的琴,人们在“琴”前面加上用来表示用途的词缀加以区分,从而有了“雅琴”、“秦琴”等名称。而这些琴又往往会被冠之以地区性名号以示区别。与此同时,“七弦琴”这一名称开始出现。不过此时的“琴”仍然可以算是一个动词,因为只有在演奏时才能称之为“琴”。 在魏晋之后,由于文人开始参与制琴工艺,使得“七弦琴”逐渐取代其他不同功能的琴成为了主流。于是“琴”就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了一种用来弹奏的乐器。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琴”这个汉字从本义出发,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一种礼教和德行。同时“琴”还象征着“音乐”本身所蕴含的美德——无论是“清”还是“和”皆给人以舒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