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火补什么?
五行是古代先人通过观察宇宙中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积累而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个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古人将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是因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五种物质形态为: 金,代表金属; 木,代表树木及一切植物; 水,代表液体; 火,代表热和光; 土,代表大地。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解释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阐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行”的含义: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范畴,也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或基本要素。
(1)相生(相资相助的关系):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制约抑制的关系):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悔:相克之中又有相侮,也称反克。相侮表现在“虚亢”上。
(4)相乘:表示过分的克制。 例如:木过于亢盛,则土不能制,反而可以损木;木又可以去生过多的水,使水更增多,如此水克火太过,则可致火灾。这时的水就是乘木而来。
(5)相泄:是指两行过分旺盛时,可使其所胜一行过亏.如土得木生本宜克水,但因水过多不能制,反能淹没土体,此即水乘土位之义。再如水太盛,则可以克灭过多之火,使火气过亏而不能生土,这是火盗泄土气之义。
五行之间这种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说明自然界以及人身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既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互相制约,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反之,就会出现疾病甚至死亡。这就是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原则。
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 五脏配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五脏配五色:心火--赤红色, 肺金--白 色,肝火--绿色,脾土--黄 色,肾水--黑 色; 五脏配五味:心火--苦味,肺金--辛味,肝火--酸味,脾土--甘味,肾水--咸味; 五脏配五志:心火--喜,肺金--忧悲,肝火--怒胆,脾土--思忧,肾水--恐惊。
以上是古代的五行理论,现在已被证实只是一种朴素但却实用的近似于统计学意义上的模型,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被逐渐取代和完善了。但五行说毕竟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且在中国文化领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现代学者们也仍然在不断进行有关研究以便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五行学说并非迷信之物而是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并值得我们去探究它其中奥秘的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