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五行属什么?
“训”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用“言”“川”会意,表示川流不息的语言。本义是指教导、劝诫;后引申为对别人的教训或劝告,又引申指准则、法则等。
《说文解字》:“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许慎依据小篆解释道:“训,说教也。”段玉裁认为此字为会意,“川流不息,故言之不已而相习以成教。”也就是说,川流不止的话语形成了人们的教育和习惯上的规范。可见,训之本义是说教,其字从川从口,显然与语言有关。 “训”在古代文献中有两个读音,一为去声,读xùn,二为平声,读xún。现代简化字多用xùn,在古书中多读作xún。
1. 古代称告诫、教导的话:~诲。~戒(告诫劝勉之辞)。~诂(指经师解说经典的话语,亦指解释文字的字典和词诠)。~诂。~诂文(训话学术语。指解释经文的词句)。 “训”的本义是与教育有关的,如“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中的“训”就是教诲的意思。《诗经·大雅·抑》中“好尔无怠,谓勿违”一句中的“训”即是教导的意思了。
2. 法则,规范:~示。~范。~言~行。 由上可知,在当今社会,我们常用的是作为动词的“训练”的含义。其实在这里,“训”仍然保留它原来的意思——教诲和引导。所以我们在做这类题时,首先可以确定答案应该是动词。其次,“训”仍然是“教育、引导”的意思,因此可以判断出该选项所填的词一定是与这个词意思相近的词语。至于是否相同,还要看具体语境。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五行”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金木水火土,而是中国哲学中所谓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金属)--西方;木(树木)--东方;水(流动物)--北方;火(光)--南方;土(大地)--中央。古人通常以此解释世界构成以及相互关系的方式。例如,夏商周时期有五个方位分别是东、西、南、北、中,这中间又有五方:东方叫苍、南方叫朱、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这种组合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数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