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年五行属什么?
甲是阳木,代表春天 乙是阴木,代表东方 丙是阳火,太阳之火 丁是阴火,灯烛之火戊是阳土,大地之土 己是阴土,田园之土庚是阳金,利剑之金辛是阴金,钗钏之金壬是阳水,江河之水癸是阴水,雨露之水 甲寅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2个,前一位是癸丑,后一位是乙卯。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寅属阳之木,是比合关系。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期对天文的观测成果。十干与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干支纪法。以一个十干和一个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单位(干支一组共六合),循环使用,以此作为纪年的方法。干支纪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汉代以来直至清朝都有使用,现为我国民间习俗中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符号。在现代汉语中,“干”指干燥的东西,如干货;与湿相对,如干杯;还用作动词,如干洗等。
一、干支历 干支纪年法起源于上古时代人类观测天象总结出的星象规律,即干支纪年法,最早在黄帝时代颁布施行,用于记录年号更替变化。它以十天干为纲,十二地支为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互相循环搭配用来表达时间的推移,将一年365天分为十二等份,每一季四季,每季90天,分别为春季、夏季、秋季及冬季。而正月又被称为建子,二月称为建酉等等依此类推。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从甲子到癸亥正好六十位,周而复始。这种古代时间计算方法在我国古代一直广泛使用至清朝末年才被公历所取代。 二、干支纪时 “时辰”是指一天中的子时、丑时、寅时…戌时等,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根据不同的日期和时间干支会随之变动。人们通过计算自己出生的那一天的干支来推定自己的生辰八字。
三、干支历法 现今我们使用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其特点是在充分考虑地球公转周期的基础上,兼顾月亮的圆缺变化。按照这样的算法,每年大概会有354或384天的差别,这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于是古人便想出了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置闰法。这种方法就是当月份超过十九天时,则在前一个月的月底增加一个闰月,但年份并不会因此增加。例如1973年为闰三月,1974年为闰四月等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天干地支的文字资料以及古籍书籍,比如《太玄经》、《淮南子》还有《易经》等等。这些文字资料主要表达了当时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的思维水平和道德观念。四、干支纪日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的制定完全参考了日月星辰运行周期。也就是说,每一个时间段都会有特定的天干地支与之相对应。这就是所谓的干支纪年月日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