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五行属什么?
壬[rén ] 1. 〔天干地支〕中国古代记时间的方法,也用以记日子或表示某种事情的发生、结束(简作“壬”);
2. 中国古代记水文方法,如干流支流等(简作“壬”)。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持斧形武器,从人,从又,即两手有斧之意。本义:斧子)
2. 天干的第九位。用于作顺序的第九词。 《尔雅·释天》:“太乙,天一,地二……”郭璞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太阳行十二宫之气所建。”邢昺疏:“此言‘皆’者,明非独甲戊庚子午寅申五阳辰而独不言壬癸也……盖以甲己为阳之阴,故曰壬癸。”按, 古天文学家已将天干与五行相配:甲为木,乙为木;丙为火,丁为火土;戊为土,己为土;庚为金,辛为金石;壬为水,癸为水木。
3. 姓。
【形容词】
1. 大。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与人(同“友”)。象人的形体之大。” 本义:人的身躯高大强壮 徐灏撰《说文解字注笺》引张舜徽语:“今人谓物之甚大者曰伟,乃是以奇字假借为大字之用耳。”
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影响之广,可以说无处不在,包括中医、算命、取名等等文化领域。那么,什么是五行呢? 五行是古人对自然界五种元素的抽象概括和描述,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为相生相克。 “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这些词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所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对这些概念有最基本的了解。 《周易》云“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中的“元”代表万物开始的意思,又因为“乾”“坤”都属阳属阴,故后世认为这二者都是万物的开端。这种思路被延续到后来的《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等著作里,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些古籍中,关于五行的含义还有多种解释,例如: 金:西方属性,对应五脏为肺,在形质上属坚属刚; 木:东方属性,对应五脏为肝,具有生发之气; 火:南方属性,对应五脏为心;
水:北方属性,对应五脏为肾; 土:中间属性,对应五脏为脾。 为什么把土放在最后呢?这是因为土居中央,可以承载其他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