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几个氢弹?
原子弹和氢弹同属于核武器,但二者在爆炸原理、爆炸威力、杀伤破坏因素及实际使用上有很大区别。原子弹是利用裂变反应释放的破坏力巨大(TNT当量在1千吨级到5万吨级)的核武器,而氢弹,也叫热核武器,它是以原子弹作为引爆炸药,主要利用轻核同位素,如氘和氘、氘和氚之间的热核反应(即氢爆炸)瞬间释放出具有更大破坏力(TNT当量在百万吨级甚至千万吨级)的特殊炮弹。
美国从1949年9月到1952年10月,为突破制造氢弹的技术与理论难关,先后制定了“带闪电的计划”、“经典计划”、“乔治·华盛顿大学计划”,组织了大规模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在此期间,泰勒(曾因参加过原子弹的研制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乌拉姆等科学家曾提出了用原子弹引爆并压缩热核材料的“高坛”初步试验装置和利用辐射脉冲压缩,由固态氘化锂脱出氚的“乔治”初步试验装置。“高坛”和“乔治”是迈向氢弹的早期试验型装置。随后泰勒和乌拉姆又提出了实用型氢弹装置的崭新原理,即在具有一定厚度的辐射包层内分别装有“初级”——裂变装置和“次级”一热核装置的两相式构造原理(这一原理也称泰勒—乌拉姆原理)。该原理不仅适用于固体装药系统(氢弹),也适用于使用液体装药的“超级弹”(核当量为1000万吨到10000万吨级的核装置)。后来,美国又在此基础上制成了各种使用式和储存式的分阶段引爆型固体氢弹和超级液体弹。
美国在成功地发展上述原理性试验装置和技术之后,于1952年11月1日,首次在太平洋诺土环礁进行了实用型氢弹原理试验。此巨型装置被称作“迈克”,它重达65吨,长约20米,TNT当量为1040万吨级。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热核武器研制计划的完成。
此后,美国于1950年至1992年在本土内华达州和海外诺土环礁、比基尼等地先后共施放核弹241枚进行核试验(包括数十次多弹试验)。其中氢弹试验94次(TNT当量在百万吨以上的有15次)。美国在核试验中获得了从裂变核试验到多弹多次热核爆炸的完整数据,为各种核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积累了大量科学资料。
到1961年,美、苏两国基本完成了氢弹的定型和投产。至此,它们都具备了制造各种战术、战略核武器的能力,世界上军事上的战略均势和战略平衡被全面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