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卡扎菲?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对利比亚采取了各种制裁措施及军事行动,使得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受阻。进入新世纪,由于双方的能源合作、反对恐怖主义及解决班加西人质问题等取得进展,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得到改善。
利比亚是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北非国家,但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及种族、部族主义的干扰与破坏,该国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必要的管理人才。因此,在如何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多种选择。
为了寻求经济发展的出路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利比亚政府试图与大国尤其是与美国建立友好关系。美国对利巴嫩和伊朗劫持美国人质的事件一直耿耿于怀,将有关事件与美苏争霸联系起来。特别是卡扎菲上台后推行反帝、反西方、反犹和反以色列的政策,更是加剧了美国对利比亚的敌对情绪。
卡扎菲在70年代末提出建立大阿拉伯国家的计划,提出利比亚、埃及和叙利亚应当组成一个联盟,进而组成北非和中东统一的“第三世界铁拳”。这一做法直接损害了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战略利益的阿拉伯代言人以色列的利益,并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
1986年6月,美国决定利用其海军的实力,对利比亚发动战争,派B-25型战略轰炸机从英国起飞长途奔袭利比亚,将班加西机场和塔布鲁克港的主要军事目标炸成一片瓦砾。同时,下令驻扎在地中海上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协同轰炸的黎波里的巴布·阿里机场,并攻击市内的政府机关、情报机关指挥所和“绿色旅”的驻地。48架A10攻击机还对的黎波里和苏尔曼的机场及附近地区的飞机和装甲车辆进行了攻击,击毁飞机82架,其中包括14架装有“飞鱼”导弹的“幻影F1”战斗轰炸机等。同时,对班加西附近的萨姆地对空导弹基地进行了火力突击,摧毁其大部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