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毒品?
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种植国、贩卖国和消费国。一九六七年,美国一个叫赫南德兹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做《黄色新闻战和鸦片战争》。他在书中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这位学者叙述,当年弗莱明等人来到中国时,是受美国一个叫皮尔庞特·摩根的财团指使的。他们在中国活动所需经费,就是摩根财团提供的。摩根手下有一批得力的帮凶,例如美国驻华公使和美国传教士等等。美国传教士约翰·罗斯是摩根的代理人,当年的美国间谍弗莱明是摩根的密探。弗莱明曾经潜入广州郊区一家鸦片种植园,他亲眼见到了烟农们把鸦片“倒出”、“搅拌”、“浸泡”、“蒸发”、“压平”、“切割”、“包扎”和烟农们“把浸饱和被蒸馏过的鸦片丢进像烤盘那样的东西”制作鸦片烟膏的全过程。弗菜明又受约翰·罗斯指使混进广州东郊一家由美国教士投资兴办的巨大鸦片仓库之中进行间谍侦察。他在这里看到了五十多万磅鸦片,这些鸦片是从香港分批运来的,准备销售到中国的西部和北部。弗莱明还在广州一家大赌场、妓院里面碰到了美国传教士、美驻华公使的随员和外交人员。弗莱明把搜集关于中国禁烟的情报写信报告给皮尔庞特·摩根。在弗莱明信件的后面,附有对广州一家鸦片种植园的素描图纸。皮尔庞特·摩根在弗莱明侦察中国鸦片市场、了解中国禁烟情况的同时,本人又亲自在纽约会见了英国首相帕尔默逊和财政大臣格拉斯顿,策划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约翰·罗斯从鸦片战争中渔利了,他成了一个富翁,这主要得力于皮尔庞特·摩根。在战争中,约翰·罗斯利用美国国旗作掩护,为英国运补军火。战后,约翰·罗斯又成了鸦片贩子。他在《鸦片战争记事》一书中供认:“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是亚洲所产鸦片和其他麻醉品走私交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约翰·罗斯还吹嘘,美国传教士在中国走私鸦片比英国人更加得心应手,因为中国人对美国传教士警惕性不高,信任美国传教士。约翰·罗斯还供出美国传教士鸦片贩子的若干行径:“有的传教士在担任领事之后,利用领事馆保护私烟。有的教士,如普里奇,在广州时就干走私鸦片的买卖。鸦片战争前后,甚至有些传教士,如约翰森神甫,以贩卖大烟为生,和中国人一样成了烟贩子。”
约翰·罗斯还承认,当年他本人利用在中国传教士中的声望而成了鸦片贩子。中国禁烟运动的兴起,使约翰·罗斯“震惊”,他因此“感到不安”。他的“不安”和“震惊”,是因为禁烟影响他的私烟买卖。于是他怀着十分痛恨的心情参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他在广州附近的虎门担任了英国侵略军的联络官。约翰·罗斯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843年到1847年担任美国第一任驻华公使之职,他利用这种特殊地位拼命推销美国的鸦片。
从1841年至1848年期间,即所谓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后几年,美国共有28艘贩运鸦片的走私船到香港,把1500吨鸦片卖给中国,每吨售价8000美元,总价值达1200万美元。美国的“中国通”费正清教授在《美国和中国》一书中也承认:“美国人在19世纪上半叶也是鸦片贸易的积极参与者。1839年美国从本国和土耳其运来了2000箱鸦片来到中国。1842年美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11箱,1844年为6779箱,1845年为5692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