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结局是什么?
“神童”小夏恩被母亲当做人质,以性命逼迫政府施舍 500 公顷土地;身为“官二代”的杨博,其父靠拍马屁升官,杨博也从未上过小学、中学,其文学造诣高得惊人的母亲,也从未让他接触过书本;“虎母”周春红为让儿子成为政治家,从小对儿子进行统治式教育,不惜以“断绝关系”相威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才少女”。这些少女是命运赋予了她们特殊的才能,还是父母养出了“奇才”?当这些少女的天马行空最终要撞击现实社会时,她们如何保持“天才”本色?
1992 年,5 岁的李婷从湖南怀化芷江机场小学破格调入芷江师范附属小学,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神童。这位从小就被誉为“天才少女”的天才儿童,2007 年在参与清华“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招生考试时,因两道试题不会做而名落孙山。据说,她当时已经提前被保送去清华大学,但本人还是想考考自己,结果却遭到挫折。但李婷妈妈刘兰芳说,李婷“只是不擅长应试教育”。此话一出,引起网络一片哗然:难道“神童”是教育制度硬生生逼出来的?
2009 年初,13 岁的“小诗媛”兰怡然与妈妈带着“全国第一姐妹”的光环,走上《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其清纯俏丽的面孔与“天分为 10 分的天才女诗人”称号相得益彰。但当记者试图去挖掘兰怡然的成长轨迹时,却遭遇困难。母亲张丽敏不愿谈及兰怡然的成长经历,并说:“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其爷爷则坚持,让孙女学诗是在“开发潜能”,而这“潜能”到底是从何而来,老人却未提及。
杨博的父母从来没有管过他的学习。杨博的母亲说:“我不管他考大学,他不考大学我也管不着。”而当记者试图了解杨博到底是在哪个学校读书时,这位母亲一口回绝:“我从来不管他读书的地方。”从杨博的散文集《杨博文集》中可以读到,他从未接受过正规学校的语文、数学等课程教育,全书所有文章都有详细注释,其中多卷注释达 300 多个。杨博凭借惊人的天分,在书画、文学、历史等领域的造诣,让一些文人墨客纷纷感慨“后生可畏”。
1996 年 9 月,当小“股神”赵伟从昆明街上的小道走上省教委大门时,身后跟着的正是他的父母。这位 8 岁就开始炒股的父亲,将其从 4 岁起就寄养在亲戚家。这位舅舅说,赵伟的母亲很少来看望外甥,最近来的次数也多是为了儿子的学业,还曾经强迫孩子中断在昆明附小正常的学习生活,以便她可以“执教”于赵伟。赵伟至今仍然记得,当他还是街边野孩子时的一个夜晚,他听见别人谈话说的“纳斯达克”,第二天醒后就再也睡不着了。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将股票理论、投资组合等研究成果汇编成书,以启迪后人。”
1985 年,13 岁的小“博士”陈天泽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对一次物理实验的探讨》。这篇文章以“浅显通俗的语言,对深奥的物理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陈天泽说:“我平时喜欢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和做科学实验,每当我解开了一道数学、物理难题时,每当我做成功了一个电子小制品时,我就感到有幸福和快感。”但天泽的母亲却感伤地说,自己的儿子从5 岁起就一心想着读书,从农村来到城市,“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用功了”。说完失声痛哭。